第六十二章 成婚(加更)

关灯
---------- 司滢眼睛睩睩地转,只盯着他,但不说话。

     谢枝山移开扇子:“宫里呆傻了,还是高兴坏了?” 司滢支着眼:“太后娘娘为什么突然帮忙,还指了那么近的日子成婚?” 谢枝山阖起扇子,手指抚过扇褶边缘:“大概,想抱外甥孙了?” 这话听起来半真半假,司滢心里动荡:“十五天,怎么像是生拉硬拽,赶驴上磨?” 谢枝山渺起眼来冲她笑:“你说谁是驴?” 司滢尴尬地摸了摸脑门:“我不是那个意思,我哥哥说万事留个心眼,我是担心你……”她忙去看他的腿:“伤怎么样了?” 谢枝山说不妨事,复又温软看她,慢声慢气:“放心,到咱们成婚那日,一定能洞房。

    ” “谁问这个了……”司滢奇窘:“我是问你伤。

    ” “伤养上个一旬,应当就好了。

    ”谢枝山享受着她羞答答的模样,最后伸手捊捊她的发:“这回,真得等我去娶你了。

    ” 伤养一旬,从接圣旨到成婚当日,也就半个月而已。

     半个月说过就过,然而这些天,也足够发生一两件其他的事。

     比如贵妃闹说自己坐了胎,结果太医去几拔,个个都说没怀。

     虽犯了事但不曾真正处置,她便还是贵妃,对这症侯,医官们自然有许多文雅的解释。

    但实际粗俗些讲,就是撒臆症,妄想自己有了龙嗣。

     假孕风波后,贵妃又卧病几日,据说病得挺严重,茶饭不进。

     到底恩爱一场的人,加上西宁侯替女请罪,皇帝便开了趟恩,令侯夫人去棠明宫看过一回。

     据说侯夫人出来时候哭成了泪人,直说女儿遭罪了,瘦得不成样子。

     那天侯夫人求见太后,太后没心思见,找借口三言两语给打发了。

     一片愁云惨雾中,替贵妃在御前求情的,倒是淑妃。

     淑妃说贵妃年纪尚轻,所思所行该是一时糊涂,让皇帝念她往日伴君之功,从轻发落。

     受害者的求情向来是最抵用的,加上淑妃近来得宠,常被召去御前陪膳,带着小皇子,一家子乐乐和和。

     是以过上两日,旨意到了棠明宫,贵妃被降为贵仪,禁足一月,抄经思过。

     除却后宫的事外,再有一宗顶顶重要的,便是福船漏水的案子了。

     查来查去,查出工部几个匠吏失职,福船湿损没有检修到位,木楔打不牢实,缝也没能捻好,才致使水漫船底,惊了圣驾。

     总体来说,俱是疏忽之过,可皇帝不信,要求再查。

     这样态度,摆明是咬定背后阴谋,有人欲对圣驾不利。

     于是受圣意,锦衣卫与大理寺联合起来,再度彻查福船走水之事。

     到处都忙,司礼监也不例外。

     宫里呆这么久,杨斯年也不是没经手过精细活计,但到要嫁妹妹了,才发现自己一个大男人有多难办。

     婚仪繁琐,任上又丢不开手,他正觉分身乏术,好在这么个当口,祝家人伸了援手。

     祝家感念他当年曾替醉酒的老爷子解过围,加之底下两个姑娘又交好,于是操持起来尽心尽力,还备了添妆。

     杨斯年深知宦海之浊乱,利益之错综,故这么些年来,从来不与哪方走得过近。

     当年祝老侍郎因醉酒而御前失态,他之所以出面斡旋,一是为了替皇帝挽回面子,二也是做个顺水人情。

    事后倒没怎么放在心上,没想到有朝一日,能派上这样用场。

     这日提前得了空,杨斯年出宫回到府里。

     过一桥廊,见有人单腿跪在椅靠上,正拿糠渣喂鱼。

     走近些,见那人头戴一支鹊头簪,两只眼睛格外的大,是祝家那位姑娘。

     眼睛大的姑娘杨斯年也见过,近来常到他府里的泉书公主也是。

    不过泉书公主瞳色浅,明显番邦模样,这位则是杏核眼,两头尖中间圆,腮颊团白,娇娇俏俏。

     发觉他过去了,她慌得把手里鱼食全撒进池子,兢兢地同他行礼:“厂公。

    ” 杨斯年也回了个礼:“又劳姑娘过府操忙,辛苦姑娘。

    ” 他玉带红靴,日隙转过,眼眉俊迈,看得祝雪盼耳轮微烫:“厂公多礼了,其实没什么忙的,明天去谢府铺房,只等大礼就好了。

    ” 得圣上指婚,合婚择吉等一应繁琐礼事都不用忙,比寻常人家确实省便不少。

     杨斯年颔首,见她望着身后下人托着的东西,便主动解释道:“明日铺房要的帐子,托尚衣局赶制的。

    ” 祝雪盼愈加多看两眼,细声惊讶:“常听说尚衣局姑姑们手艺精巧,这帐子肯定很特别。

    ” 杨斯年记下她的艳羡,来日这位祝姑娘大喜,他会借胞妹的手送上一顶,也算是小还一份人情。

     须臾,司滢来了。

     “哥哥下值了?” 杨斯年看她装扮:“打算出去?” “干娘今日到,我去迎一迎。

    ” 杨斯年点点头,叮嘱道:“码头迎一迎就好了,或者把人请到家里来,婚前三天不能见面,这个你该知道。

    ” “晓得啦。

    ”司滢拽着祝雪盼走了。

     未婚夫妻前三天碰面,抛开吉不吉那一套,说起来也不好听。

     出府到了马车上,祝雪盼逗司滢:“后天就要嫁了,昨晚没睡着吧?” “睡着了,还睡挺好的。

    ”司滢故意说反话,又问她:“你呢?前两天不也相看去了?怎么样?” “还行吧。

    ”祝雪盼拿手指在车厢板子上写字,慢慢说:“是长公主的夫家侄儿,人还算老实……我爹娘挺满意的,祖父也觉得可以。

    ” 司滢问她:“那你怎么想?” “你和湘湘都有归宿了,我还能挨多久?”祝雪盼咂了下嘴,又把脑袋一掰:“那人还算聊得来,嘴也不花,也挺体贴。

    ” 说完挑开窗帘子往外瞄了瞄:“唉?那是不是小阁老?” 司滢支起肩看了看,粗辨身形,应该是赵东阶。

     他拄着根拐,还是锦衣仆随,除了腿没好利索,瞧不出有多落魄。

     “徐姑娘是不是回教坊司了?”祝雪盼问。

     司滢点点头:“好像是回了。

    ”似乎是在贵妃降位没多久,徐贞双就被放了。

     也没什么好看的,祝雪盼打下帘子:“我祖父说赵府最近事情不断,如今门庭冷清,无人敢挨。

    ” 应该都是这样,没有长久的富贵和热闹,高高低低,人生常态。

     马车奔了过去,檐铃的声音引来注视。

     “是杨斯年的妹子。

    ”随从拔回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