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天大福分

关灯
青黑,怒骂道:“特赦顾茹母子,已经是对柳家的天恩。

    谋逆大罪,先皇亲口交待诛九族,你们要违逆先皇?要顾家全族皆免?!国之柱石?敬国公好大的脸面!当初他们柳家首鼠两端,见势不妙才背叛了废后,乱世贼子奸佞小人。

    ” 江凌也不生气,仍是耐着脾气劝他:“岳父大人息怒。

    如今朝局并不稳当。

    先皇有成年的皇子,皇太孙才六岁,直接登基,虽是没有办法的事,可是多少人心里仍是不服。

    不宜大开杀戒,搞得京城人人自危。

    ” 景阳侯见说服不了江凌,转眼看向锦鱼,见她不帮自己说话,心里更气,便指着锦鱼吼道:“你呢?你不是能干得很么?也不替娘家说句话?你是不是故意的?就是不想看你四姐姐翻身?” 锦鱼虽然有些气他利用自己的生日,又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但也没反驳他。

    毕竟想报仇雪恨也是人之常情。

     倒是江凌本来一直和颜悦色,听到这话,脸色倏然一沉,道:“岳父大人,何出此诛心之论?我家夫人是堂堂的福国夫人,皇上的干姨母,今时今日,她还需要介意谁翻不翻身么?” 他这一翻脸,顿时气势逼人,饶是景阳侯也心头不由一虚。

     他怔怔看向江凌,就见江凌脸色虽仍如玉,甚至连胡须都是当上相爷之后才留的,还没长长,但是就有一种山峙渊渟的风度直逼过来,叫人不敢与人对视。

     他不由有些恍然。

     一转眼十多年过去了。

     江凌早不是当初木木呆呆,任由他叱责的无能新婿。

     这是当朝的宰相,太后王青云最信任的朝臣,也是小皇帝的相父。

     干霄凌云,江凌已经是这天下说一不二的权臣。

     而这个女婿,若是他依老卖老,骂他几句,倒不会对他怎么样。

     可就是爱妻如命。

    谁要敢得罪了他的夫人,倒比得罪他自己还要后果严重。

     即使是他这个当爹的,骂女儿两句也不行。

     他不由又去看锦鱼。

     从出生就长在庄上的女儿,头十五年没见过,可鲜活美丽聪慧善良,在所有儿女中,最是突出。

     现在已经是三子之母,花信少妇。

     可仍如当年一般,不但身上仍是源源不绝的生命活力,还多了一种雍容大度。

     相比他膝下长大的锦心,明明与锦鱼同年,可是如今看着,已经暮气沈沈,犹如老妇。

     他老了……这样的女儿,这样的女婿,他早就做不了半分主了。

     尤其是许夫人,当年还那样对不起秦氏母女。

     要他们为许夫人去报仇,确实是强人所难。

     他心中好像压了几千斤的磨盘。

     这么多年,他一直没有扶正秦氏。

     不是因为嫌弃秦氏出身低,没有资格。

     而是……他自己过不了心中那一关。

     他逼死了许夫人,若是再扶正秦氏,好像就更是个卑鄙小人。

     杀了顾尚书,替许夫人报了仇,他才能彻底放下这个心结。

     想到这里,他眉头紧蹙,对江凌道:“我有话单独对锦鱼说,你先出去。

    ” 江凌也蹙了眉,正要拒绝,锦鱼忙拉了江凌的衣袖一下。

     江凌迟疑片刻,这才起身出去了。

     见门在江凌身后关上,脚步声走远,景阳侯沉吟半天,才道:“我也知道顾江二家也是姻亲。

    冤有头,债有主,只要杀了顾尚书就可。

    到时,我便扶正你娘,立宁哥儿为世子。

    ” 锦鱼没想到她爹会扔出这样的条件。

     确实诱人。

     除了江凌与三个孩子之外,她娘跟宁哥儿就是她最亲的人。

     何况杀了顾尚书,其实也不算过分的要求。

     顾尚书确确实实是逆贼。

     可锦鱼沉默片刻,想了想,还是道:“父亲,顾尚书杀与不杀,我家夫君自有考量。

    我不想因私废公,去跟他开这个口。

    ” 景阳侯睁大了眼睛,显得十分难以置信,半天指着她道:“你……你连你娘跟弟弟都不放在心上么?!” 锦鱼脸如冰霜,站起身,朝他福了一福:“父亲,照顾我娘与宁哥儿,是您自己的责任。

    你不肯给我娘一个夫人的名分,不肯给宁哥儿一个世子的名分,是您的决定。

    不把他们放在心上的人,不是我,而是您自己。

    您对我如何,我不介意。

    可是我希望,你至少视他们如亲人。

    若要对他们好,便对他们好。

    不要用他们来讲条件,交换利益。

    ” 她对景阳侯的态度,从来没变过。

     他待她好,她感激。

     他不待她好,也不强求。

     他当初对许夫人够绝情。

     对她娘也如此。

     亏得他还曾说过,他爱她娘。

     爱一个人,怎么可能只要求她的陪伴,而从来没想过,要把世间最好的一切,都给她。

     相比之下,她娘真是遇人不淑,而她得遇江凌,真是天大的福分。

     说完,她转身而去,留景阳侯一个人在屋里,陷入了震惊与沉思。

     也不知过了多久,有小童来报:“侯爷,四姑奶奶求见。

    ” 景阳侯这才回过神来,沉吟半天,吩咐让锦心去古香堂等着。

     确认锦心已经朝古香堂去了,景阳侯才站起身。

     他通过前院的时候,听到隔壁紫竹斋里孩童的欢笑声响起一片。

     他静静地站了片刻,听见宁哥儿像个小大人,照顾着比他小不了几岁,却小了一辈的孩子们。

     孩子们叽叽喳喳,此起彼伏,都在叫小舅舅。

     他嘴角慢慢扬起,背着手,走出了望燕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