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关灯
37、熊书记把高志强秘密召到了省里。

    有两件事熊书记要高志强交代,一是他和戴看兰究竟是什么关系;二是翡翠居到底是怎么回事。

    熊书记还补充说:&ldquo本来我们已经派人对这些问题展开了调查,暂时还用不着找你本人,今天我仅仅是以我个人名义找你谈谈,这也许对你有好处。

    &rdquo 高志强意识到事情有些严重,他一时也搞不准熊书记找他谈话的真正意图,谨慎地说道:&ldquo戴看兰是我大学校友,我们已有二十多年的交情,是非常友好的朋友关系,决不是谣传说的什么情人关系。

    &rdquo 说到这里,高志强停下了,望了熊书记一眼,想看看他是什么反映。

    熊书记点了一下头,但很轻,几乎让人觉察不出来。

    熊书记说:&ldquo继续说下去。

    &rdquo 高志强说:&ldquo至于翡翠居,当然不是像有人说的那样,江永年是给我和戴看兰买的。

    他是为他们厂里买的,准备在那里设一个产品经销联络处。

    &rdquo熊书记说:&ldquo你和戴看兰到没到过那里?&rdquo高志强说:&ldquo到过,不过是江永年委托我们去的,要我们给他参考一下,那个地方适不适合做联络处,我和戴看兰就到翡翠居去看了看,还顺便在旁边的橘颂公园里转了一圈。

    &rdquo熊书记说:&ldquo那不是一个休闲处所吗?又在城外,谁到那里去联络呀?&rdquo高志强说:&ldquo现在做生意的人要求高了,谈什么事情,喜欢找山水秀丽,环境优静的地方,这样事情容易谈得拢。

    &rdquo 熊书记沉默了一会儿,才说:&ldquo志强啊,你是聪明人,也肯干事,临紫老百姓还是拥护你的,我是看在临紫老百姓的份上,才把你找了来。

    这样吧,你把刚才说的这些写个简单的说明材料,我好去找童书记。

    今后你可要处处小心谨慎,你所处的位置究竟不一般哪。

    &rdquo 当天下午,熊书记就拿着高志强这份材料找到了童书记,意思是能否取消对江永年的审查。

    童书记看了看材料,说:&ldquo那天决定审查江永年,书记们拢来碰了个头,还有你和严部长也在场,是集体做的决定,现在恐怕还得碰个头,由大家一起来定。

    &rdquo 很快几个书记还有严部长,就到了童书记隔壁的小会议室。

    童书记简单说了说碰头会的意图,然后熊书记也说明了自己的想法。

    这时严部长出来说道:&ldquo当初决定审查江永年,我就觉得有些不妥,我们仅仅听了一面之辞,并没有掌握多少真凭实据嘛,现在取消对江永年的审查很有必要。

    &rdquo 一直没做声的牛副书记,听严部长这么一说,觉得很滑稽,当初提出审查江永年,也是他最先表态,而且措辞既激烈又强硬,好像非置江永年于死地不可,现在又是他最先出来否定此事,这不是出尔反尔么?不过牛副书记没说什么,直到童书记问他有什么意见时,他才说了句:&ldquo我没什么意见,就按严部长说的办吧。

    &rdquo其他两位副书记也没什么意见,童书记就表了态,取消了对江永年的审查。

     碰头会一散,牛副书记就给还守候在省城的高志强打了一个电话,告诉他已经取消了审查江永年的决定。

    高志强一颗悬着的心这才踏实了。

     忽然想起好久也没跟夫人孩子见面了,高志强回了趟家。

    高洁见了父亲,高兴得跳了起来,父女俩有说有笑的。

    可宁静的脸上却罩着阴云,对高志强很冷淡。

    一直到两人躺到了大床上,也没跟他说过几句话。

    高志强心里明白,宁静一定听到了什么。

    他想编点事跟她说明一下,见宁静始终背对着他,几次欲开口都止住了。

     说实话,高志强觉得自己还是爱着宁静的,多年下来,这份爱已经渗入不少亲情的成份,而这正是婚姻里不可或缺的粘合剂。

    高志强有些内疚,这几年他给予宁静的太少太少了。

    想到这里,高志强没再犹豫,伸出手臂将宁静掰了过来。

    此时宁静已是满脸泪水,她在高志强肩上咬了一口,然后偎进他怀里抽泣起来。

     第二天高志强就回到了临紫。

    江永年也回到了家里,还到常委楼来跟高志强见了一面。

    高志强真想将江永年痛骂一顿。

    不是他弄个翡翠居,也不会出这趟风波。

    可见江永年也遭了罪,高志强有些于心不忍,只说:&ldquo你没吃什么苦吧?&rdquo江永年说:&ldquo还好,他们没有让临紫方面插手,除了让我冻了两个晚上,对我也还算客气。

    &rdquo &ldquo这次我们两个都差点栽在了这事上。

    &rdquo高志强说。

    江永年歉意地说:&ldquo都是我惹的祸,我对不起高书记您。

    &rdquo高志强说:&ldquo别说这些了,你立即把翡翠居处理掉,免得又生出什么过节来。

    &rdquo江永年说:&ldquo好,我一定尽快处理掉。

    &rdquo 高志强又想起一个人,说:&ldquo丛林呢?她现在在哪里?&rdquo江永年说:&ldquo她去了深圳。

    &rdquo高志强说:&ldquo去深圳干什么?&rdquo江永年说:&ldquo深圳有一家合资企业,企业老总是丛林大学时的老师,给她打了好几个电话了,想请她过去担任一个重要部门的经理。

    &rdquo 丛林是因自己才离开临紫的,高志强心里有几分不安,叹口气道:&ldquo走了个能干的好同事。

    真是缘起而聚,缘尽而散啊。

    &rdquo江永年笑道:&ldquo什么缘不缘的,丛林还要回来办停薪留职手续,到时你可要网开一面,在她的报告上滴一滴墨水哟。

    &rdquo 能躲过这一劫,也是高志强吉人有天相。

    他冷静地梳理了一下大脑里沉淀得太多的思绪,极力把自己的状态调整了过来。

    他意识到再不能这么频繁地跟戴看兰往来了,这对两人都很危险。

    高志强想给戴看兰打个电话,号码快拨完时又停下了,决定还是像从前一样,给她发份电子邮件。

     于是打开电脑,对戴看兰说,还是谨慎点为好,不然会把两个人一起毁掉的,现在临紫许多工作等着自己去做,得把时间和精力放在事业上,就是不能飞黄腾达,为官一任,也要多少做点实事,对得起地方上的老百姓和自己的良心。

    高志强在电脑里敲下这几行字的时候,心里充满了真诚,没有丁点矫情,他也相信戴看兰会理解他的。

     关上电脑,高志强轻轻舒了一口气,像完成了一项重大决策。

    他脑袋里甚至响起刘欢唱的那首叫做《重头再来》的歌,心头不觉有几分苍凉和悲壮。

     忽然又想起毕云天那里也应该有些眉目了,便拿起了电话。

    很快两人就联系上了,毕云天告诉他,紫黎公路即将列入国家工程项目库,只要入了库,资金的问题就好办了,要高志强再耐心等一段,他会继续努力的。

     离开宁阳的头天下午,毕云天让秘书小陈陪着,上了一趟县城外的凤凰山。

     凤凰山上有一座凤凰寺,善男信女往来如蚁,香火旺盛。

    两人走进寺里,只见额宽颐阔的观音端坐在高大的莲座上,脚旁的香案上摆着一只古色古香的蜡灯,上面点着红蜡,光焰正灼。

     毕云天的目光在蜡灯上停留片刻,然后给观音作一大揖,再瞥瞥两旁寺柱上那烫金的佛在我心,有求必应两卦联语,迈步去一侧的香几上买香和蜡。

    小陈见了,赶忙走上前去,要替他付钱。

    毕云天止住了他,轻声说:&ldquo这个地方你是不能代劳的。

    &rdquo 点了香蜡,回到观音莲座前,毕云天便虔诚地跪在蒲团上,等候主持的吩咐。

    主持说:&ldquo施主求什么?&rdquo毕云天愣了愣,好像没想到主持会这么问似的。

    但他还是反应过来,说:&ldquo我求临紫百姓大贵大富。

    &rdquo 这下轮到主持惊讶了,他还从没碰到有人这么求过。

    忍不住就瞥了毕云天一眼,见此人鼻挺目秀,气宇不凡,心下暗想,看来这可不是一般的施主。

    接着主持就敲响了香案上的木鱼,一边念念有辞起来。

    毕云天就跟着主持的诵音,低头下拜。

    三拜之后,主持又在地上打了三卦,尔后又念叨了一阵。

     这些过程完成之后,毕云天就往功德箱里捐钱。

    只见他拿出来的,竟然是四张百元的票子,而且毫不犹豫就投了进去。

     这一切主持是全部看在眼里的。

    平时往功德箱里捐钱的人也不少,但多的也就是三五十的样子,上百元的极少见,今天这施主一次就投了四百元,主持还真有些不安。

    他于是把毕云天请到后面厢房里,献上香茶,问道:&ldquo施主今天这么慷慨,是有事要吩咐老纳么?&rdquo毕云天笑笑道:&ldquo也没什么,是对佛一片诚心而已。

    &rdquo 主持相信毕云天的诚心,却觉得并不仅仅只是诚心,说:&ldquo施主不必客气,只要老纳能够做到,一定满足施主美愿。

    &rdquo毕云天说:&ldquo我见贵寺香案上的蜡灯如此古朴,一时就动了贪心。

    &rdquo主持笑了,说:&ldquo施主何不早说,我佛成人之美,这不算什么。

    &rdquo于是出了厢房,把蜡灯上蜡火取下,放到另一处烛台上,拿了蜡灯复回到厢房里,双手交给了毕云天。

     下山时,小陈一想起毕云天蹶着屁股下拜的样子,几次都笑出了声。

    毕云天说:&ldquo你笑什么?&rdquo小陈说:&ldquo以往您从没来过这些地方,今天见您那虔诚样,就觉得好笑,莫非您也信起这个来了?&rdquo毕云天说:&ldquo信这个没什么坏处。

    &rdquo小陈说:&ldquo您花了400元钱,换一个这么普通的蜡灯何用?&rdquo毕云天说:&ldquo只觉得这蜡灯有意思,拿回家玩玩,并不要有什么用。

    &rdquo 到了山下,两人没有直接回县城,到另一个山头走了一遭。

    山前有一栋小木屋,木屋后面的山上围着铁丝网,偶有三五只梅花鹿在草丛间隐现。

    两人刚走近小木屋,一只高大的狼狗就立在屋门前,先是几声狂吠,然后箭一般冲了过来。

    小陈吓一跳,一时就慌了神,往毕云天身后躲。

    毕云天笑着对小陈说:&ldquo别怕,叫狗不咬人,咬人狗不叫。

    &rdquo 果然那狗冲到近前就放慢了速度,只在他们面前一边吼叫,一边徘徊。

    其时屋里已经走出一个中年男子,只一声唤,那狼狗就乖乖跑了回去。

     那中年男子走过来后,将毕云天打量了一下,忽然说:&ldquo这不是毕书记吗?真是贵客,进屋快进屋!&rdquo毕云天过去握住男子的手,说道:&ldquo秦贵生啊,你还好吧?&rdquo秦贵生说:&ldquo好好好,一切都好。

    &rdquo毕云天说:&ldquo听说你的鹿场办得越来越红火了,鹿制品已经销到东欧去了?&rdquo秦贵生说:&ldquo是呀,全靠毕书记当年为我借贷款,建了这个鹿场,不然我哪有今天?&rdquo 毕云天和小陈在秦贵生的陪同下,到山前走了走,看了看那些活蹦乱跳的梅花鹿。

    然后又去屋后的小作坊里转了一遭,只见几个姑娘正在切制烘烤鹿茸加工品。

     从作坊里出来后,毕云天说:&ldquo我这次是陪客人来宁阳有点事,顺便来看看你的,也没有太多时间跟你聊。

    &rdquo秦贵生说:&ldquo你们当领导的总是忙。

    我也没什么招待您的,只有几盒鹿茸片,您拿回去给嫂子补补身子。

    &rdquo毕云天说:&ldquo行啊。

    &rdquo从身上拿出三百元钱来,往秦贵生手上递。

     秦贵生哪里肯接,说:&ldquo毕书记您这不是生分了?为这个鹿场,您出了那么大的力,从没吃过我半片鹿茸片,今天您既然来了,带几盒回去,我收您的钱,我还是人吗?&rdquo毕云天说:&ldquo你不收钱,我就不拿。

    &rdquo秦贵生说:&ldquo如果你看得起我,就拿着。

    &rdquo毕云天说:&ldquo我们有纪律,你不收钱,岂不是要我犯错误?&rdquo 推来让去,最后秦贵生象征性地收了一百元钱。

     第二天,一行人就离开了宁阳。

    在车上,曾国安还开毕云天的玩笑说:&ldquo昨天下午,毕大市长失踪了两个多小时,你说你去了哪里?&rdquo其他人也起哄道:&ldquo毕市长在宁阳做过那么多年的县委书记,还没几个相好的?这我们都是能够理解的。

    &rdquo毕云天说:&ldquo是呀,机会难得,离开宁阳后,我也很少到这里来。

    &rdquo大家说:&ldquo毕市长是爱江山又爱美人,我们服啦。

    &rdquo 何卫国用丰田把他们一直送到省城机场。

    大家走下丰田前,何卫国给四人一人送了一本小小的相册,说:&ldquo没什么好送的,给大家一本相册做个纪念吧。

    &rdquo众人说:&ldquo好好好,这个主意好,何老板一个生意人,还真高雅的。

    &rdquo打开相册,里面是这几天大家游山玩水时留下的音容笑貌,大家于是又是一番感叹,说不虚此行。

     不过相册中间除了相片,还有一张卡片,是人们常见的建行的龙卡,全国通存通兑的那种。

    就说:&ldquo何老板你客气什么?你要我们下回不敢来你这里了,是不是?&rdquo毕云天说:&ldquo这就是给大家下次来临紫的路费,可要注意保管哟。

    &rdquo何卫国说:&ldquo都是输了密码的,密码就写在我给大家的名片上。

    &rdquo 大家就拿何老板的名片来看,见上面既有手机号码,又有公司电话号码,还有家里的电话号码,就说:&ldquo何老板的号码这么多,也不知是哪一个。

    &rdquo毕云天说:&ldquo哪个号码里的8字最多就是哪个。

    &rdquo大家说:&ldquo我们大家就祝何老板大发大发大大的发吧。

    &rdquo何卫国说:&ldquo各位帮忙把这条高等级的紫黎公路修成了,我想不发都难,到时再请你们回来。

    &rdquo 送到候机厅,检票时间也快到了。

    在入口处,毕云天回头拉了拉何卫国的手,说:&ldquo这次你帮了大忙,也花费了你的大钱,我记在心里。

    以后临紫的开发项目任你挑,我还会给你最优惠的条件。

    &rdquo何卫国说:&ldquo毕市长您别说这样的话,我这算什么?海叔过去给了我那么多的扶持,我还一直未有过回报呢。

    你是海叔的人,以后你用得着我的地方,只一个电话就行。

    &rdquo 回到北京后,毕云天便不再过问项目的事,第二天就夹着包进了课堂。

    还没坐稳,又过来一个人,原来是谢社长。

    毕云天赶忙往里一移,让谢社长跟自己坐在了一起。

    谢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