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关灯
流量,加上两次见义勇为带来的正面形象光环,可谓当今娱乐圈的独一份。

     只不过现在又加上了梁墩墩。

     尿床事件,小大人般的梁墩墩甩锅,给无数人带来欢乐,可以预见,就像前几季的小嘉宾般,梁墩墩已经踏入娱乐圈。

     直播画面里两人开始做起了早饭,梁墩墩是个合格的姑奶奶,大人孙子受伤不能碰水,她坚持揽过洗刷任务,观众本以为像很多小孩那般形式大于行动,结果被震惊了。

     她个子够不到水槽,就搬了个小板凳站在上面,刷的又快又干净。

     “我的天,必须让我家孩子来看看了,同样的年龄,看看人家都会做家务了,她吃饭还得大人喂呢。

    ” “都说穷人孩子早当家,墩墩平时绝对经常做家务。

    ” “心里有点堵,同样的年龄不一样的童年。

    ” “墩墩的梦想,长大了做个对国家有贡献的人,真的是个好孩子。

    ” 当事人完全没当回事,梁家并没有钱而忘本,梁星剑从小做家务赚零花钱,去国外留学几年,打工了几年。

     “剑剑,你做的饭太好吃了,以后你媳妇可就有口福了。

    ”梁墩墩大口吃饭,大声赞美,以此来弥补内心的愧疚。

     为了维护这张老脸,让大人孙子受委屈了。

     也没办法的事,她年纪太小,要是再尿床,就没威信了。

     梁星剑差点呛着,能换个换题吗? 他现在听到媳妇俩字就想到老光棍,虽然不在意吧,但也不想以后出席公众场合的时候被人高喊老光棍。

     外面传来的呼喊声拯救了他。

     “墩墩,墩墩你在家吗?” 是李妮妮。

     平常的时候,梁墩墩早上起来先玩一会再吃早餐,今天因为尿床没去成。

     意识到小伙伴可能在外面等很久了,梁墩墩叮嘱梁星剑盘子碗等自己回来再洗,便飞快冲向小院。

     除了李妮妮几名每天早上必来的小伙伴,还有刘英光。

     “英光,你也来了?”大人不能和小孩子一般见识,梁墩墩语气和蔼主动打招呼,“你怀里抱的是什么?是个大葫芦吗?” 刘英光今天好像打扮过,穿了件新的白色上衣,抱着个形状像是个大葫芦的东西。

     不过应该不是葫芦,因为它比较扁。

     刘英光目光哀伤:“不是葫芦,是吉他。

    ” 他想象中要找的人生伴侣,一定要和他一样对乐器有一定的造诣,可现在,对方竟然把吉他认成葫芦。

     说她是乐盲,乐盲都得急的跳起来抗议。

     梁墩墩无所谓点点头:“哦,吉他呀,做什么用的?” 刘英光有点怀疑今天的计划是否合适了,他下意识看了眼李妮妮李秘书,后者给了他个加油的手势。

     刘英光甩甩头,仿佛看到了远走的爱情,他坐到路边的青石上,微微沉吟,拨动琴弦。

     与此同时,安装在外面摄像机开始运行,新的直播通道打开。

     “哇,好帅气的小男生,白衣,吉他,仿佛看到了大学时光,可惜太小了点,要是再大几岁,我肯定爱了。

    ” “他在干吗?和墩墩什么关系?” “给女孩子弹吉他,不会是表白吧,除了这个,想不出别的。

    ” “不会吧,看样子和墩墩差不多大,四五岁的孩子懂什么。

    ” “呵呵,一看你们就不是为人父母,现在什么时代了,电视上整天情呀爱的,我儿子刚小学一年级,竟然会给女生写情书了你们信吗?还挺有哲理的,其中有这么一句——爱情就像茶壶,不擦不亮。

    ” 直播画面里,白色上衣的男孩目光哀伤,仿佛被传染,曲调跟着哀伤,就连春风吹过嫩绿树叶的沙沙声也哀伤。

     “这小男孩弹的可以呀,绝对拜过名师。

    ” “《爱的罗曼史》,好听好听,我男朋友手机铃声就这个。

    ” “呜呜呜,好感人,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小男孩,你太小了,可是阿姨真的好喜欢你。

    ” “为什么他看起来表情有点绝望,如果是向墩墩表白,不应该兴奋带点羞涩吗?” 两人其错综复杂又牵扯伦理的感情纠葛,别说他们了,除了当事人,李妮妮都不完全了解。

     一曲结束,安静数秒。

     刘英光低声道:“喜欢吗?” 梁墩墩使劲鼓掌:“喜欢喜欢,好听好听。

    ” 刘英光听出她语气里的敷衍,失望道:“你分明不喜欢。

    ” 昨晚感情小专家李秘书听完他的烦恼,立刻给出解决方案——弹吉他表白。

     浪漫还能展示他的优点。

     刘英光当然不会轻易决定如此大事,他上网搜索,发现李妮妮的办法非常可靠,其中有本叫《向女孩表白的一百零八种方式》的专业书,把弹吉他表白列为首位,其中有详细讲述女孩为何喜欢。

     梁墩墩吉他都能认成大葫芦,哪里能知道弹吉他表白,她老实坦白道:“不是不喜欢,我只是更喜欢瞎子戏。

    ” 直播间弹幕一片问号。

     “瞎子戏,有这种戏吗?” “按字面意思,盲人唱的?” 为数不多的几条真相被淹没。

     “我知道瞎子戏,听我爸爸说的,小时后经常听。

    ” “我也听大人说过,可具体什么样就不知道了。

    ” 梁墩墩生活的七十年前,收音机还没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