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救援
关灯
小
中
大
“他们怎么这么开心?”邹燃也很不明白。
他觉得张全说的那句话非常对,战争是会死人的!他们难道不知道吗? 宋金刚冷冷地道:“他们都是家中的庶子或者次子,不能继承家族的,若要建功立业,必须依靠自己。
不打仗,对于他们来说去哪儿博取功名?” 后来邹燃才知道,原来早在汉高祖刘治时期就规定,拥有五千石以上财产的家庭,父亲死后财产必须由嫡子或者长子继承,其他儿子十八岁之后由家里出一定钱粮然后自己去谋求功名,不能依靠家里世袭。
这个规定经过近千年的发展,已经深入各个家庭的生存思想里面,根深蒂固。
这些加入禁卫军的勋贵子弟都是各大家族的庶子或者次子,身无长技,父母也就早早为他们在禁卫军里谋求一个位置,成年后就放到军营里养着,也免得他们以后衣食无着。
所以在听到快要打仗的时候,这些渴望建功立业的勋贵子弟们才会这么开心。
刘全没有跟其他三个人那样疯,而是愁眉苦脸地坐下来,嘟喃道:“我原本想吓吓他们的,没想到这帮混小子竟然这么想打仗,失算,失算啊!” 邹燃抱着小娃,挤在宋金刚和张全中间坐下,笑嘻嘻地问道:“金刚兄今年贵庚?” 宋金刚拱手道:“不敢言贵,虚度二十九个春秋!” 邹燃的头还没转到刘全那边,刘全已经先道:“别问的那么文绉绉的,我今年二十五。
” “哈,跟我同年啊?我十月出生,你几月的?”邹燃是铁了心想要从刘全这里再多问些情况。
刘全道:“我也十月的!晕,你几号?” 邹燃暗道,不会这么巧吧? “我十月二十九……” 刘全一拍大腿,大叫:“亲姑奶奶,我也二十九!哎,你叫,你叫什么来着?” 邹燃一阵心伤,敢情人家刚才根本没正眼打量自己,连自己的名字都掉头就忘。
“他叫邹燃!”宋金刚忽然抬头看了邹燃一眼。
刘全又拍了一下大腿,兴奋地道:“哦,对,邹燃,邹兄弟!真是没想到,在这里还能碰到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兄弟呀!来来来,咱哥俩走一个……呃,这里没酒,不过没关系,咱们以水代酒,先喝一个!” 邹燃一听这话求之不得,赶紧摘下腰间的水壶跟刘全喝了起来。
顺带还拉上宋金刚一起聊上了。
这个刘全一看就是纨绔子弟的典型。
吃喝玩乐聊天侃山样样在行。
邹燃作为一个现代人,别的本事没有,这应合调侃的本事也有一定水准的,很快就和刘全混熟,两人勾肩搭背你唱我和,就差斩鸡头烧黄纸结拜了。
从刘全这里,邹燃了解到了更多他想知道的信息。
阴河城堡就在乐浪郡北疆的阴河边上。
一直是乐浪郡抵御北匈奴的最前线,囤积了大量的军用物资。
自灾荒发生后,北匈奴就频频对帝国的北疆发动侵袭,最严重的已经南下帝国境内千余里,每支入境的匈奴兵都有十万之众。
帝国有人认为,这些北匈奴之所以敢频频犯境,一定是有阿拉伯人和罗马人在背后支持,否则他们不敢这么嚣张。
为了体现大汉帝国的尊严,皇帝不顾内阁的劝阻,在甫一登基就下达了红色讨伐令,命令羽林九卫全线出击,用了三年时间,耗费无数用来拯济灾民的钱粮这才将这些匈奴赶回草原。
可就在羽林九卫全部出击,还在北疆一线时,不知道是北匈奴的哪一支因为灾荒活不下去的部落,竟然纠集了六万多人围攻阴河城堡。
阴河城堡数度派出信使都被拦截。
最后将消息送到帝都时已经是三个月后。
此时,帝国各地都在零星地爆发起义,各地的羽林卫都要坚守本地郡县,无法派出多余军队救援。
无奈之下,帝国才命令禁卫军驰援阴河! 邹燃还得知,这次派出的是禁卫军第一旗,共一万兵力。
三千骑兵。
其中一千重骑,跟着大部队行动。
两千轻骑则四处撒开往各处县城催要粮草。
但这饥荒年里,自己吃都不够,哪个县还有多余的粮草啊? 他们这禁卫轻骑第一部是十月二十一日脱离大部队到孔泉县催要粮草的。
临出来前,禁卫军第一旗主将崔凯让他们必须在十月二十三日之前抵达蓟县。
今天则是十月二十二日! “妈的,要说就不能让娘们领军,你看,一领军就迷路了吧?虽然她哥哥打仗的确有两把刷子,她练兵也还行,但我听说她可是个超级路痴啊!在家里上茅房都要有人跟着才行,也不知道崔帅是怎么想的……”刘全一脸八卦地说着。
邹燃知道他说的是刚才那个女将军,不由问道:“咱们将军是路痴?” 刘全道:“嗯,从小就是。
我可是听说过,她小时候就曾经迷路差点被人拐跑当童养媳……” “哼!”宋金刚忽然发出一声冷哼,吓了刘全一跳,立即闭嘴不语。
邹燃一阵纳闷。
这个女将军到底什么来头啊?
他觉得张全说的那句话非常对,战争是会死人的!他们难道不知道吗? 宋金刚冷冷地道:“他们都是家中的庶子或者次子,不能继承家族的,若要建功立业,必须依靠自己。
不打仗,对于他们来说去哪儿博取功名?” 后来邹燃才知道,原来早在汉高祖刘治时期就规定,拥有五千石以上财产的家庭,父亲死后财产必须由嫡子或者长子继承,其他儿子十八岁之后由家里出一定钱粮然后自己去谋求功名,不能依靠家里世袭。
这个规定经过近千年的发展,已经深入各个家庭的生存思想里面,根深蒂固。
这些加入禁卫军的勋贵子弟都是各大家族的庶子或者次子,身无长技,父母也就早早为他们在禁卫军里谋求一个位置,成年后就放到军营里养着,也免得他们以后衣食无着。
所以在听到快要打仗的时候,这些渴望建功立业的勋贵子弟们才会这么开心。
刘全没有跟其他三个人那样疯,而是愁眉苦脸地坐下来,嘟喃道:“我原本想吓吓他们的,没想到这帮混小子竟然这么想打仗,失算,失算啊!” 邹燃抱着小娃,挤在宋金刚和张全中间坐下,笑嘻嘻地问道:“金刚兄今年贵庚?” 宋金刚拱手道:“不敢言贵,虚度二十九个春秋!” 邹燃的头还没转到刘全那边,刘全已经先道:“别问的那么文绉绉的,我今年二十五。
” “哈,跟我同年啊?我十月出生,你几月的?”邹燃是铁了心想要从刘全这里再多问些情况。
刘全道:“我也十月的!晕,你几号?” 邹燃暗道,不会这么巧吧? “我十月二十九……” 刘全一拍大腿,大叫:“亲姑奶奶,我也二十九!哎,你叫,你叫什么来着?” 邹燃一阵心伤,敢情人家刚才根本没正眼打量自己,连自己的名字都掉头就忘。
“他叫邹燃!”宋金刚忽然抬头看了邹燃一眼。
刘全又拍了一下大腿,兴奋地道:“哦,对,邹燃,邹兄弟!真是没想到,在这里还能碰到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兄弟呀!来来来,咱哥俩走一个……呃,这里没酒,不过没关系,咱们以水代酒,先喝一个!” 邹燃一听这话求之不得,赶紧摘下腰间的水壶跟刘全喝了起来。
顺带还拉上宋金刚一起聊上了。
这个刘全一看就是纨绔子弟的典型。
吃喝玩乐聊天侃山样样在行。
邹燃作为一个现代人,别的本事没有,这应合调侃的本事也有一定水准的,很快就和刘全混熟,两人勾肩搭背你唱我和,就差斩鸡头烧黄纸结拜了。
从刘全这里,邹燃了解到了更多他想知道的信息。
阴河城堡就在乐浪郡北疆的阴河边上。
一直是乐浪郡抵御北匈奴的最前线,囤积了大量的军用物资。
自灾荒发生后,北匈奴就频频对帝国的北疆发动侵袭,最严重的已经南下帝国境内千余里,每支入境的匈奴兵都有十万之众。
帝国有人认为,这些北匈奴之所以敢频频犯境,一定是有阿拉伯人和罗马人在背后支持,否则他们不敢这么嚣张。
为了体现大汉帝国的尊严,皇帝不顾内阁的劝阻,在甫一登基就下达了红色讨伐令,命令羽林九卫全线出击,用了三年时间,耗费无数用来拯济灾民的钱粮这才将这些匈奴赶回草原。
可就在羽林九卫全部出击,还在北疆一线时,不知道是北匈奴的哪一支因为灾荒活不下去的部落,竟然纠集了六万多人围攻阴河城堡。
阴河城堡数度派出信使都被拦截。
最后将消息送到帝都时已经是三个月后。
此时,帝国各地都在零星地爆发起义,各地的羽林卫都要坚守本地郡县,无法派出多余军队救援。
无奈之下,帝国才命令禁卫军驰援阴河! 邹燃还得知,这次派出的是禁卫军第一旗,共一万兵力。
三千骑兵。
其中一千重骑,跟着大部队行动。
两千轻骑则四处撒开往各处县城催要粮草。
但这饥荒年里,自己吃都不够,哪个县还有多余的粮草啊? 他们这禁卫轻骑第一部是十月二十一日脱离大部队到孔泉县催要粮草的。
临出来前,禁卫军第一旗主将崔凯让他们必须在十月二十三日之前抵达蓟县。
今天则是十月二十二日! “妈的,要说就不能让娘们领军,你看,一领军就迷路了吧?虽然她哥哥打仗的确有两把刷子,她练兵也还行,但我听说她可是个超级路痴啊!在家里上茅房都要有人跟着才行,也不知道崔帅是怎么想的……”刘全一脸八卦地说着。
邹燃知道他说的是刚才那个女将军,不由问道:“咱们将军是路痴?” 刘全道:“嗯,从小就是。
我可是听说过,她小时候就曾经迷路差点被人拐跑当童养媳……” “哼!”宋金刚忽然发出一声冷哼,吓了刘全一跳,立即闭嘴不语。
邹燃一阵纳闷。
这个女将军到底什么来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