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转折

关灯
有吃的吗?” 刘弟握了握手里的菜刀,道:“有的!俺上次在队伍里听说梁山四百里水泊啸聚了一大堆义士,那里靠水,能打渔,还能种田,最不济也能混个水饱!可是待在嘎村,咱们只有死的份!官军封路不是问题,俺知道一条小道,能绕过去!上次要不是你的病忽然发作,俺就跟着他们去了……” 十几个饥民吃了人肉,又有了一丝力气,纷纷滚倒在路边,又开始等死。

     刘芳叹了口气,点了点头:“唉,好吧!那咱们等天黑了就出发……这日头太毒,出门非中暑不可!” ※※※※※※※※※※※※※※※※※※※※※※邹燃已经快中暑了。

     日头真他妈毒。

    火辣辣的,烤的人身上想要裂开一样。

     村外就一条黄泥道直通孔泉县。

    他也不用辩路,只要闭着眼抬起腿往前走就错不了。

     怀里的婴儿刚才还抽搐了一阵,现在却又没了响动。

    他仔细听了听,还有呼吸。

     这孩子命真硬!长大了肯定了不得! 邹燃心里叹了口气。

    四处张望一下。

    嘎村周围本来多山,这个时候山上应该是落叶满天飞,可现在,山上连树叶都被吃光了,只露出光秃秃的树干。

    尘土也漫天飞舞,连只鸟都没有! 他叹了口气,沿黄土路边坐下,掏出那一小袋米,先把手指伸嘴里舔湿,再伸到米袋里沾巴点米出来,放进嘴里嚼烂,吐出一点来放在食指尖上,伸到小娃嘴边。

     这小娃仿佛也闻见了米香,砸吧着小嘴,小舌一卷就将稀烂的米糊给吞进了肚子里,然后迷瞪着眼,嘴角流出串串口水沫!显然是没吃够! “没有咯!咱们这点吃的,还要到孔泉山呢!”邹燃看着怀里这个小娃,心情竟然好了很多。

    又沾起一点米,放在嘴里嚼着,借着米香的刺激,他站了起来,继续往前走。

     二十里地,对于一个吃饱喝足的人来说一天也不过走这个距离。

    对于邹燃这种饥饿的快死之人,能不能走一天还两说呢。

    即使能走一天,凭他的速度也就五里路顶天。

     他抱着怀里的小娃走走停停,三天后来到离孔泉县还有五里地的饯别亭。

     说是亭,其实是一个驿站。

    在大汉帝国,五里为一亭,设驿站。

    亭为帝国交通设施方面最小的单位。

    也正是有这些亭,才使得帝国的政令能够得到最忠实的贯彻和执行。

    由于那些送友人出行的权贵们通常都会把朋友送到这里,然后告别,所以这个亭又叫饯别亭。

     饯别亭前后三座房子,砖土结构,上面是木质的屋顶和瓦片。

    房前有拴马柱,屋后有马厩。

    不过现在早就空了。

    经过三年饥荒,这里也早就空荡荡的。

    连屋顶上长满了杂草。

     邹燃走了一天,累得不行,就进了饯别亭寻个角落蹲了下来。

    他翻了翻腰里的米袋,不由苦笑。

    一路上拿手指沾着沾着,那小袋米如今已经空了。

    三天,他就在路边的脏水洼里沾巴了点水,现在是又饿又渴,一袋米三分之二多落入了怀里的小娃肚子里。

    明天还有五里地要走,邹燃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上个月跟着起义队伍行进时,邹燃到过这个饯别亭。

    当时他们这个起义队伍有几百号人,将这个原本已破旧的饯别亭搞的更是破烂不堪。

    房子里凡是能用作武器的,包括桌椅板凳全都被饥民给拆成武器拿去攻城了。

    若不是他们体力不行,估计都会把房子拆了直接扛着房梁去打仗! 现在他再到这里,房子里空荡荡的,就剩一层灰!一跺脚就能掀起漫天尘土,两米外连人影都看不见! 墙角有一堆白骨,白骨边上还凌乱地铺着一件衣服。

    上面写着“驿”字。

    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