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逃离边城

关灯
流,消失在南门外。

    不多时,整条南门大街变得静如鬼域,不见人迹。

     啼声骤起,从长街另一端传至。

     孤人单骑,正亡命的朝南门出口飞奔,其后面紧追着十多骑正弯弓搭箭的契丹战士。

     “嗤!嗤!嗤!” 单骑刚奔至南门前,箭矢劲疾射来,眼看就要把单骑射成刺猬时,马上骑士叱喝一声,灵活如猴般弹离马背,凌空两个翻腾,落往破烂南门旁边破烂的城墙上,吐出一口血,脚下一蹬,跳下矮墙,撒腿向南边荒村奔跑而去。

     残破城墙内,战马惨嘶,颓然倒地,先是前蹄跪下,接着余力把它带得擦地而行,马体至少中了七、八箭,令人惨不忍睹。

     没错!这孤人单骑正是叶尘的合伙人,大宋潜伏在永乐边城的探子头目,大宋禁军都头刘南。

    他本来在十日前带着九名探子,前往北方查探契丹军情,不料再次出现时,只剩下他一人。

    并且身受重伤不说,还被辽兵契而不舍的追杀。

    也不知他打探到什么重要的军情,才会落到如此下场。

     …… …… 永乐边城东南方向,靠近黄河码头处,最近的一个荒村里面,聚集了近万从永乐边城逃窜出来的流民。

    一个让所有人绝望的消息正在人群中流传。

     黄河码头,以及附近黄河一线,所有能够停船靠岸之处,都已经被辽军先峰部队占领。

    没有人能够通过黄河水路离开。

     这近万流民不同于寻常天灾或者战争中丧失家园的流民,他们本身更不是寻常老百姓。

    所以,虽然人人脸色难看,但却没有一人哭泣,并且神色中有着坚毅,有着见惯了类似情景的麻木。

     而这种麻木不是代表他们绝望,反而是他们对现实残酷的一种坚强的适应和应变能力。

     绝大部分人经过简单的判断之后,便已经快速的向西南方向行去,想通过陆路绕行至关中,再进入中原。

    一些没有主见之人见此,同样随大流的跟着人群,亡命奔逃。

     叶尘趴伏在荒村中最高最粗的一棵白杨树上,从背包中拿出望远镜,三百六十度,仔细的观望了一圈。

    脸色越来越难看。

     果然不出他所料,不光是黄河水路已经被封锁,通往南方的几条要道险路同样已经被辽军封锁。

     这个季节,白杨树刚刚长出嫩叶,根本难以遮挡叶尘的身影。

     叶尘不敢长时间在树上逗留,三两下从树上跳下来。

    发现和他一起来的近万流民已经跑了个一干二净。

     此时,整个荒村中已经只剩下他一人,寂静的可怕。

     契丹大军封锁永乐边城流民前往南方,应该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不让契丹大军出动的军情随流民流传出去,这其中主要目的或者是为了阻止刘南那样的大宋军中探子南归。

    二是将所有永乐流民抓去当做劳力,修建大营和工事。

     如今,不管从那一条路线逃往南方,显然都不安全。

    眼前最佳选择,唯有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