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027

关灯
带着这帮小混蛋,才能把事儿干的如此漂亮。

    ” “老陈可真是好福气啊,儿子顶用。

    ” “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 “以后,还得仰仗庚年好好带带我家那混小子。

    ” 显然,一众乡绅老爷们都清楚自家儿子的斤两。

     若是没有陈庚年在,那帮混小子哪里能收拾得了郑文峰? 陈申瞧着这群明明羡慕嫉妒恨到眼红,却又不得不吹捧自己儿子的老东西们,心里那叫一个嘚瑟。

     没想到啊,没想到,他陈老爷,江县出了名的纨绔二世祖的爹,现在也能跟着儿子扬眉吐气了啊。

     一帮乡绅老爷围着陈申好一阵恭维,然后各自眉眼轻松的散去。

    离开的时候,大家连腰板都挺直了不少。

     显然,郑文峰的垮台,对于他们来说真的是个天大的好事情。

     悬在头上那么多年的剑,终于被取下了啊! - 因郑文峰垮台而狠狠松了口气的,不仅仅是乡绅老爷,还有江县的普通民众们。

     县衙放出消息,凡是曾被郑文峰剥削、欺压的苦主,三日后都可以来衙门升堂! “郑文峰家的儿子,三年前把我孙子腿打断了,我终于能报官了!” “这狗东西,剥削了我一百斤的铁,我这里还有字据呢!” “七年前我男人给郑家做佃户,上了三个月的工,一文钱没给,还把他打成了瘫痪!” “姓郑的强占了我家三亩粮田。

    ” “我在郑家医馆看病,被他们坑骗着花了三百文,买了几包没用的药渣。

    ” 在江县当了二十年土皇帝,郑文峰做的恶太多了。

     听说他终于倒台,曾经被欺压到苦不堪言的百姓们,红着眼睛嚎啕大哭。

     苍天有眼,苍天有眼啊! 感谢县太爷,为大家伸张正义,主持公道。

     审判郑文峰那日,几乎大半个江县的人都来了。

     县城被挤的水泄不通,人们虽然看不到县衙具体发生了什么,但通过口口相传,都在关注着事件的进展。

     “县太爷穿着官服出场,又俊又威严,看着可威风啦!” “那群二世祖差役,以前总觉得不靠谱,可如今瞧着也觉得顺眼了不少。

    ” “听说有个叫做吴峰的木材商,被郑文峰黑了好几千斤的木材。

    他一家六口人险些活不下去,老爹老娘都准备上吊了,后来是县太爷研发出曲辕犁,用了他家的木材,才得以活命。

    ” “县太爷可真是个好官呐,当场就把吴峰被剥削的木材钱还了!” “是的是的,县太爷抄了郑家,没收了郑家的财产。

    只要你拿着相关证据去县衙,被剥削的钱财就会得到相应赔偿。

    ” “裴家老爷也伸冤了,他家地里死的人,是被郑文峰故意陷害的。

    石门村的人当众给裴老爷道歉,裴老爷大人有大量,没有追究责任,不然石门村的人肯定要坐牢!” “好在石门村的人也算识相,他们虽说没钱,但前几天不是挖出了水嘛!为了表示赔偿,石门村人愿意免费给裴家做三个月的佃户,而且再帮裴家挖两条坎儿井!” “小王村的王氏你们知道吧?她丈夫先前被郑文峰打成瘫痪,这些年一直无处伸冤,家里日子过得惨哟。

    县太爷不仅给她家审了冤,还给了一笔医药费,王氏哭的眼睛都肿了,一直在感谢县太爷。

    ” “县太爷确实是个好官呐,江县能遇见他,是咱们的福气!” 郑文峰沾的案子太多了。

     陈庚年足足断了三天,才算是勉强把一些有清晰证据的案件处理完。

     其余那些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清晰的,都要等着慢慢查证。

     但案件可以留着以后再证,人,必须得判了! 第四天,郑文峰被押上衙门大堂,等候县太爷发落。

     这是陈庚年上任后,第一次正经升堂问审,所以大家都很重视,把牌面做的很足。

     年纪最大、也最沉稳的赵强,站在公案桌旁沉声喊道:“升——堂!” 当即有差役羁押着郑文峰进了大堂。

     短短几天时间,这姓郑的已经被磋磨的不成人样,浑身鼻青脸肿不说,人也神情萎靡。

     县衙两侧。

     裴宝来、胡铭、孙成等人,穿着差役服,手持上黑下红的水火棍,神情肃穆。

     在郑文峰进来的那一刻,他们齐齐用棍子敲击地面。

     左边一排差役拉长声音低喊道:“无——恶——” 右边一排差役拉长声音低喊道:“恶——无——” 两边声音相互混合,听起来就像是在喊‘威武’。

     不得不说,这个场面还是很能唬人的,至少百姓们看着都觉得很受震慑。

     县衙外,胡志峰、裴仲等乡绅老爷,看着自己威风凛凛的儿子们,神情都有些怔忪。

     这混小子们,如今看着也似模似样了呢。

     然而衙门里一众二世祖差役们互相对视,彼此都心照不宣。

     天知道,兄弟们为了今天这个场面,已经偷偷在宿舍区里练了足足三天! 今日超常发挥,果然帅气值拉满! 但郑文峰可不会被唬住。

     上了公堂以后,他恶狠狠看向台上的陈庚年:“小崽子!你敢算计我!我要去凉州,状告你买官受贿!就算我完蛋了,也要拉着你做垫背的!” 时至今日,郑文峰早就反应过来。

     这陈家小子可不是什么软蛋,反而是个狐狸一般的黑心人物,那日是故意给他下套呢! 陈庚年坐在高堂之上,看着底下歇斯底里咒骂的郑文峰,扬手一拍惊堂木! 砰! 清脆的撞击声在县衙内响起,随后就见年轻的县太爷一声冷笑:“堂下何人,胆敢状告本官啊,来人,给我打!” 郑文峰脸色瞬间就白了。

     本来还在‘装帅’的裴宝来等人,一个个都绷不住笑出声,连‘威武’都给喊破音了。

     庚年哥怎么回事!这也太嚣张了吧! 但既然县太爷发话了,那肯定要打啊! 只是事发突然,大家也没个默契,孙成、裴宝来和胡铭都冲了上去,打的实在有点闹腾。

     衙门外的民众们也都在哄笑。

     县太爷这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呢,用狗官的办法去对付狗官,爽啊! 要不说县太爷是个好官呢,懂民之所想! 本来还在感慨‘臭小子们似模似样’的乡绅老爷们,则是集体捂住额头,一个个都满脸黑线。

     很难想象,江县以后真的要靠这帮玩意儿们来治理了! 被‘打服了’的郑文峰,和他的夫人、以及一子一女,在民众们的叫好声中,被发配去了凉州苦役场。

     等待他们的,将是后半生的苦力忏悔生涯。

     而在发配完郑文峰以后,陈庚年也收到了系统的奖励。

     【叮!恭喜宿主成功发配郑文峰,完成支线任务!】 【奖励:土制杀虫农药配方!】 - 郑文峰这颗毒瘤终于被摘除,但并不代表江县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

     事实上,要解决的问题还是挺多的。

     比如郑文峰的一些遗留案件,再比如曾经跟着郑文峰作过孽的一些手下。

     还有,先前有近百个佃户被一些乡绅们开了,接下来大概率没了生计活路,县衙肯定得出面处理。

     当然以上问题可以稍微缓缓,最紧要的是热病。

     拿下郑文峰以后,陈庚年将郑家的药材铺、医馆充公,继续向百姓分发藿香正气汤。

     除了热病之外,还有水源。

     石门村挖出水的消息,短短几天时间,已经传遍了全江县。

     许多江县人都按捺不住,跑去石门村看新鲜,然后眼巴巴来县衙询问:县太爷,什么时候教大家挖井呐! 作为此次挖掘水源的大功臣,裴宝来一跃成为整个江县最受欢迎的差役。

     每天都会有民众来找他,问他挖掘坎儿井的事情。

     如果说,非得在县衙里再找出一个和裴宝来人气相当的差役,那肯定非孙成莫属。

     张阿花先前抱着的小猪仔,体重实在太惊人了,谁不想把家里的猪养的肥肥的,然后过年卖个好价钱呢! 劁猪,一定要跟着孙成差役学习劁猪! 而备受欢迎的孙成、裴宝来二人,最近走路都是飘的,脸上一直带着笑。

     先前因为‘耧车播种机’而受到全江县追捧的胡铭,在两人的对比下,则是显得黯然失色了。

     兄弟们虽然没有明说,但暗地里其实都在较劲儿。

     谁不想风风光光的,成为庚年哥手底下第一员得力猛将呢! 陈庚年自然也清楚这帮人之间的‘争斗’,但他只当不知情,对领导来说,手下人良性竞争是好事啊! 为了激励大家干活儿,他终于兑现承诺,给衙门招了一个厨娘。

     毕竟衙门现在有钱了嘛。

     本来陈庚年还想着,把衙门的草棚屋推了重建,但这个工程量太大,而且耗时耗力,接下来大家还得忙公务,于是作罢。

     但也不是真什么都没做,比如他让邵安去郑家,把郑家宅院上的瓦片都揭了,给县衙换个新屋顶。

    郑家都被抄了,他家的瓦片自然也是可以充公的。

     这波属实是把羊毛一步薅到位了! 衙门换了新的瓦片屋顶,变化还挺大,看着都气派许多。

     一帮年轻的差役们,在里面闹腾着办公,陈庚年亲手建立的草台班子,也算是初步进入正轨了。

     再说回厨娘。

     这位厨娘姓丁,大名叫做丁晴,今年16岁,模样生的秀气,但办事儿麻利,是干活儿的一把好手,据说厨艺很不错。

     陈庚年本来不太想招她。

     因为这姑娘年纪小,又尚未婚嫁,县衙里都是男人,怕对小姑娘影响不好。

     但其实不然。

     丁晴的亲姐姐是王氏,就是那位丈夫被打瘫痪的王氏。

     去年,丁晴的父亲因劳累病逝,她的母亲很多年前就没了。

     姐姐王氏丈夫瘫痪,家里糟心事一大堆,无暇顾及这个妹妹。

    可女孩儿到了该婚嫁的时候,总是容易招来觊觎,尤其是丁家还连个男人都没有,经常被骚扰。

     前两天王氏来县衙感谢县太爷,听说衙门有意招厨娘,便把妹妹介绍过来了。

     王氏和丁晴姐妹二人的想法很简单:工钱看着随便给,管顿饭,就行。

     进了县衙,别的不说,好歹也能有道护身符。

     这年头女人难,穷人家的女人,更难。

     今天,是丁晴第一天来衙门上工。

     她虽然年纪小,但人很通透,多少察觉到县太爷对自己不太满意,所以表现的很殷勤。

     县衙最近有钱了,后厨买了肉、蛋,还有一大筐白萝卜。

     丁晴准备做个萝卜炒肉片。

     她这些年住在姐姐家,一直负责做饭,就连姐姐的婆母,虽然嫌弃她白吃白喝,但也对她的厨艺挑不出毛病。

     丁晴很有信心。

     只要她做一顿饭,县太爷肯定愿意留下她! 可没等丁晴开始做饭呢,县太爷来了。

     陈庚年瞄了一眼案牍上的肉,说道:“丁晴,那肉别炒了,把肥的都挑出来炼化成猪油,瘦的……瘦的也烹熟了吧,待会儿看看他们谁乐意吃。

    ” 这猪肉腥臊味儿太重,做成卤肉应该会好吃,但现如今各种大料贵的吓人,江县人哪吃的起这个。

     不如把瘦肉烹瘦了,给那帮小子打牙祭。

     至于肥肉,味儿更重,索性全都炼化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