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立夏(六)

关灯
忽然又说。

     细柳看他站起身,走到亭子里没一会儿又走下阶来,四下灯火昏昧,而月华清莹,细柳看见他手中竟多了一棵小树苗,根须还带着泥土。

     “你的生辰礼。

    ” 陆雨梧说道。

     细柳接过树苗来看了又看,却认不出,只好问他:“这是什么树?” “桂花树。

    ” 他说。

     四周唯余风吹叶动之声,两把细柳刀,一把在她手里,一把在陆雨梧手里,他们两个在那棵山枇杷树旁边刨出来一个土坑,将那棵小树苗放下去。

     身旁一盏灯笼光拉长两道影子,细柳紧土的手不经意与他指节相触,两人同时抬起头来,才发觉彼此脸上都沾着些泥土,不由相视一笑。

     小小的桂花树苗立在高大蓊郁的山枇杷树旁,细柳伸手捏了一下掉出衣襟来的那只玉兔,她发现,也许再也没有比这更圆满的事了。

     天上的月亮是一年中最圆的月亮。

     它拥有它的兔子,还有一株桂花树。

     终有一日,这棵桂花树会长大,会变得茂密蓊郁。

     两个人在亭子下坐着看着小树苗很久,细柳才发觉陆雨梧已经醉得有些迷迷糊糊了,他双手撑着脸,浓而长的眼睫时不时地垂下去。

     一张原本苍白的面容因为酒意而微有薄红。

     “陆秋融。

    ” 细柳戳了戳他的肩。

     “嗯?” 他的声音裹着困意。

     “它什么时候才会开花?”不同于父亲,细柳不太懂这些花草树木。

     “很快。

    ” 他眼睫动了一下,那双浸染醉意的眸子看了过来,黑沉的眼瞳里映着粼粼的灯影:“每年六月我都会在茏园,陪你摘枇杷,等这棵桂花树长大。

    ” 两个人的手沾满泥土,却始终牵在一起。

     夜更深,澄然阁中四下无人,细柳沐浴完出来,外面虫声微小,她抬起头,见对面廊上窗棂半开,一盏灯烛未灭。

     她走近在窗边站定,就见靠窗的书案后,陆雨梧一身单薄的雪白衣袍,乌浓的长发披散在身后,还有些湿润。

     他半张脸枕在臂弯,已经睡去。

     细柳发现他手肘边压着一卷书册,她先是看了他一眼,随后探手过去,将那书册一点点从他手肘处抽出来。

     书册封皮上干干净净,什么也没有,根本看不出是什么。

     但她翻开来,稚嫩的字迹顷刻闯入眼帘。

     “丙子年十二月初五,大雪。

     天大寒,师不起,误学。

    酉时祖归,阅之,受笞而饮泣。

     至茏园见盈时,分食乳糖,辄止。

    ” 这似乎是陆雨梧的日录,但他并不是每一日都会记录,所以这么多年来,也仍旧是这一卷而已。

     儿时的事,他并不常记,从建弘六年开始,他的记录才变的多了起来。

     “建弘六年秋,八月十五。

     周家大难,父不敢殓,遂以压祟钱行方便,收葬周家一十三口,其中无盈时。

    ” “建弘七年秋,八月初三。

     淙淙彻暮,檐雨若绳。

    姜修恒来,小窗兀坐,煎鱼烹茶,留灯夜话,仍无盈时音讯。

    ” “建弘八年秋,八月十五。

     又是中秋,盈时不在。

    ” “建弘九年秋,八月十五。

     盈时不在。

    ” …… 细柳将泛黄的纸页翻过一页又一页,她仿佛可以窥见她忘记了一切,而他始终独自坚持着寻找她的那些年。

     灯烛摇晃,映照书案上熟睡的人那张秀整的脸。

     细柳的眼眶逐渐湿润,她翻到最后一页。

     “永嘉三年夏,七月十一。

     梅子黄时雨,我终再见盈时,我要带她回家。

    ” 是汀州重逢那日,鸳鸯楼下,烟雨朦胧,那是找回记忆的周盈时与陆秋融真正的重逢。

     多少年如一日, 他始终想要找到她,始终想要带她回家。

     细柳眼中泪意模糊,廊内灯笼映照一片花木疏影,一道轩窗相隔,陆雨梧伏在案上,呼吸声很轻,纤长的眼睫在眼睑底下投了片淡淡的影。

     细柳俯身,一个吻很轻很轻地印在他脸颊。

     景宁五年秋,八月十五。

     圆月如镜,桂树新生。

     天上地下永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