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关灯
下尚可,远离京都的地方远远更加黑暗。

     像马筠安这样的寒门学子,想要建功立业,有所作为更是困难。

     天子圣明,吏政清朗,天下才能太平。

     宁湘忍不住想,若是净闻还俗做了皇帝,定然比他的父皇强。

    像马筠安这样怀才不遇的读书人,也能大展宏图,报国明志。

     “生不逢时,遭遇不幸,不是你的错,是这世道艰难、人心叵测。

    堂堂正正做人,定会得偿所愿!” 马筠安怔了怔,起身揖礼:“多谢姑娘……” 宁湘倒了一杯酒递给他:“盼你前途似锦,不坠青云之志。

    ” 马筠仰头喝下,眼中已有涩意:“就此别过。

    ” “珍重!” 马筠安和几个同窗走了,船只驶向波澜壮阔的江河之中。

     日光融融,水天一色,粼粼波光如珍珠似的荡漾起无尽的涟漪。

     宁湘告别马筠安就回头去了法华寺,途径药铺时,又停下脚步买了上好的金疮药。

     两天了,也不知净闻法师的伤有没有好转,她此刻送药去说不定他感激涕零,就此还俗也说不定。

     宁湘一路异想天开,到了法华寺四处转了转,并没有发现净闻的踪影。

     善慧小和尚在大雄宝殿给佛祖金身擦灰尘,看到她鬼鬼祟祟四处张望,立马丢下水桶跑过去。

     “施主,你找净闻师兄吗?” 宁湘立刻挺直脊背,笑得灿烂:“是啊,净闻法师在哪儿呢?” 善慧说:“净闻师兄走了呀。

    ” “什么?”宁湘脸上的笑容陡然僵住,“走哪去了?” “他在开元寺修行,自然是回开元寺了,施主不知道吗?” 宁湘脑袋里一片空白,一时僵硬地无法思考。

     她忘记了,净闻是来法华寺参学的,他六月来,眼下都快八月了,是该启程回去了。

     她的任务还没完成,可不能就此腰斩了。

     “他什么时候走的?” 善慧算了算时辰:“天不见亮就走了,应当走了十几里地了吧。

    ” 宁湘欲哭无泪,赶紧离开法华寺找常青帮忙去。

     可是常青不在,宁湘寻寻觅觅半天都不见人影,客栈里还有他的包袱,应当不会走远才是。

     宁湘心一横,索性雇了马车沿着官道去追净闻。

     佛祖保佑,他是走的官道,若是和马筠安一样坐船,她就赶不上了。

     可临近傍晚,到了邻镇的地界,也没有看到净闻的影子。

     惶然四望,只见树影斑驳,万籁俱寂。

     宁湘站在街口,生出颓然之意。

     赶车的车夫探过头问:“姑娘,马车还要吗?” 宁湘背着包袱,摇头:“不了,多谢。

    ” 马车慢吞吞走了,宁湘彷徨站了一阵,找了个客栈落脚。

     这个客栈不比天回镇安静,堂中还有客人饮酒谈笑,客房在后院,绕过长廊便到了。

     她住的屋子对面就是后门,眼下正是准备晚膳的时辰,板车拖着几筐肉菜停在门外,菜贩在院子里吆喝一声,厨房里便出来几个人帮忙。

     宁湘关上房门还听得见菜刀剁肉的声音,心烦气躁揉揉耳朵,依稀听见院子里洗菜的厨娘提起什么山匪杀人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