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38- 你早已住进我的心里

关灯
-38- 七月上旬,书展如期开幕。

     开展后的两三日,日均接待量达到峰值。

     叶青棠和伍清舒忙到焦头烂额,根本没空心情低落。

     “我不开心是因为分手,你是为了什么?”中午休息时间,在员工休息室里吃外卖的时候,伍清舒问。

     “因为某个人答应过我以后绝对不会错我的任何一届书展,结果这几天就因为要参加什么颁奖出国了。

    ” 伍清舒白她一眼,脸上写着“就这?” 叶青棠则好奇:“你真跟陆濯分手了啊?” “不然?” “就因为他要出国?” 伍清舒将菜里的蒜末一粒一粒挑出来,这个过程让她无比烦躁,“……我才懒得等他,每天面也见不着,就靠视频吗?蠢死了。

    而且他二十一岁,我二十六,马上二十七。

    即便等两年他回国,我二十九岁,那时候就该结婚了。

    没结果,懒得玩了。

    ” 叶青棠看着她,“说得好像这两年你就会以结婚为目的开始找对象一样。

    不是陆濯,你似乎也没什么想法去社交和认识新朋友吧。

    你别告诉我你又要回去找方绍。

    ” “不要提臭水沟里的男人。

    ” 叶青棠笑了声,“我觉得还是不要以年龄来判断一个人靠不靠谱吧。

    你又怎么知道他不想跟你结婚呢?” “拿什么结婚?他那时候事业都还没起步,靠家里吗?他妈妈的性格,你也应该听应如寄提过。

    至于我家里,呵……” 叶青棠还要开口,伍清舒说:“不要劝我了。

    ” 她将筷子一扔,懒得再挑,“这些商家怎么回事,都专门备注了不要葱姜蒜,我要给他们打差评……” 如果,如果陆濯在的话,他一定会笑着安抚她,并会接了筷子,替她挑净所有她不想吃的东西…… 只让这个念头闪现了一秒钟,伍清舒就赶紧叫停。

     她将外卖打包盒一收,平静地说:“我吃饱了,出去买咖啡,你要吗?” “等我一下,我跟你一起去。

    ”叶青棠说。

     收拾过东西,两人自后门离开场馆,到附近星巴克买了十来杯冰咖啡。

     折返回员工休息室,叶青棠侧身以手臂抵开了门,往里看一眼,顿了一下。

     走在后面的伍清舒觉察到了,赶紧两步走上前。

     坐在座椅上的陆濯站了起来,冲着叶青棠微微颔首,紧跟着走过来接了伍清舒手里的两袋咖啡,往桌上一放,一把抓住她的手腕,不由分说地将她往外带,“我们聊聊。

    ” “谁要跟你聊……”奈何嘴硬架不住力量悬殊。

     叶青棠叹声气,将咖啡分发给了员工,给伍清舒留了一杯。

     她喝着自己的这杯冰美式,拿出手机,给应如寄发了一条消息:你再不回来我可就出轨了。

     没收到回复,她也不甚在意,大抵对方在忙。

     下午至晚上,客流量更多。

     员工和实习生各司其职,哪一处缺人手或是临时出状况,叶青棠这个总负责人就顶上去。

     伍清舒被陆濯带走之后,一下午都没回来,她也不愿意打搅他们,一个人顶了两个人的缺,忙到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

     晚上八点结束今日展览,叶青棠指挥人做清点和打扫。

     其他人都走了以后,她在休息室沙发上躺了一会儿,疲惫地爬起来,收拾自己的包。

    她注意到伍清舒的包还放在那儿没拿走,也就准备一并带走,等会儿去车上打个电话问一问,给她送回去。

     外头响起脚步声。

     “清舒?”叶青棠问。

     没人应声,门直接被推开了。

     叶青棠抬头看去,一下愣住,丢了手里的东西,两步跑过去直接一扑,“你回来了!” 应如寄一手拿着花,一手拿着一座奖杯,及时张开了双臂。

     他笑说:“你发微信的时候我已经在飞机上。

    ” 叶青棠两臂搂着他的腰,抬头看,“不是说还要三天才回来吗?” “嗯。

    我领了奖就提前回来了,后面的交流会懒得再参加。

    要再晚一天,某人出轨了怎么办?”应如寄笑说。

     叶青棠轻哼一声,“你以为我是在威胁你吗?” “不敢这么以为。

    ” 叶青棠便笑了,“你给我买了花。

    ”她松了手,稍微退开。

     “还有这个。

    ”应如寄递过奖杯。

     叶青棠辨认底座上的文字,笑说:“不是普利兹克奖啊。

    ”普利兹克为建筑届的最高荣誉。

     “……你高看我了。

    ” “不是说建筑师的职业生涯黄金期从四十岁才开始,你还年轻嘛。

    ” 应如寄笑,“那我争取有生之年为你赢一座普利兹克。

    ” 他往休息室里看一眼,“就你一个人了?” “嗯。

    清舒被你弟弟拐跑了,现在还没回来。

    ” “或许私奔了。

    ” “非常有可能。

    ” 两人都煞有介事,对视一眼后笑出声。

     应如寄说,“带我参观一下?” “好呀。

    ”叶青棠做出一个“请”的手势,“现在是专属于应先生一个人的specialtime.” 他们走回到大门口,沿着精心设计的观展动线,从头开始。

     整个展厅高而阔,四周都是白墙,头顶没做多余装饰,承重的梁柱直接暴露于外。

    这空间十分简洁,像一块可供人随意涂抹的画布。

     叶青棠叫人从顶上按规律垂下无数半透明的长幅白色展布,上面印刷着此届重点展品的经典词句,抬头望去,便仿佛置身于思想的白色森林。

     这装置成为拍照热门,大家自发打卡,发布于各大社交媒体,为书展带来极为可观的客流。

     应如寄仰头注视片刻,“很浪漫。

    又让我觉得遗憾。

    ” “遗憾?” “嗯。

    不该错过去年你在一芥书屋办的展,那一定也很浪漫。

    ” 叶青棠稍稍歪着头看他片刻,笑说,“你可以问问汤先生,愿不愿意借给你办你们的建筑设计展。

    ” “好主意。

    ” 整个展馆大致分为书籍、装置、活动和购物收银四大区域,动线设计合理,叫人无须走回头路即可逛完所有展台。

     书籍区域又按照摄影、建筑、平面设计、文艺作品等门类做了划分,每个展台都有独一无二的编号,如摄影以P(Photography)开头,建筑以A(Architecture)开头,以此类推。

     行经途中,随处可见的海报与展架引发观展者的兴趣,并附上展台编号,引导他们前往指定地点。

     叶青棠说:“其实布展方面,我参照的不是其他展会的经验,国内的很多漫展、书展我都去过,多是以参展单位排序的,你总能看到,大的参展商常常被布置在最醒目的位置。

    热闹,但是混乱。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