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9章 买房卖房
关灯
小
中
大
“劳烦刘书办久等,这五百两可不好凑,小可东借西拼,好不容易才筹够了头期。
”方唐镜微笑还礼。
前日两人商定,因方唐镜财力有限,可以三个月内分两次付款买下那套五进的大宅子,头期付一百五十两,余下三百五十两加上每月的二十两利息在三个月后一次性付清。
在大明朝,也是有分期付款的,只不过这首付一般来说是付全款的一半。
方唐镜这次能拿到如此便宜的首付,绝不是刘书办良心发现。
相反,乃是他放长线钓大鱼的计策。
刘书办这牙行掌柜乃是兼职,正职是县衙的户房书办,乃是祖辈传下来的活计。
所谓车船店脚衙,无罪也可杀,刘书办正是那种脚板生疮,头顶流脓,烂到根子的胥吏。
此辈惯于欺压良善,乃是地方一霸,不知坑过多少无知良民。
凌迟或者冤枉,斩首却是应当。
这样的家伙根本不怕方唐镜付不出余下的银子,相反,他还巴不得方唐镜违约,如此一来,他便可以到期之后直接收回房子,白得一百五十两银子,何乐而不为。
待小厮奉上荼后,这刘书办便把早已办好的契约,连同一张为期三个月,六十两银子利息的借据摆在方唐镜面前,“手续都已办妥,请方相公过目。
” 只见借据上写着: “兹有花山方家村人方唐镜,借‘南北官店’银两三百五十,万不能转租别人,月利二十两,以三月为期还清,立此为据,双方不得有违。
” 刘书办做事看起来十分大气,直接就将红契给了方唐镜,实则猫腻全在那张借条上。
须知,大明当时还没有标点符号,乃是以句读来判断句子,这张借据其实还可以这样读: “兹有花山方家村人方唐镜,借‘南北官店’银两三百五十万,不能转租别人,月利二十两,以三月为期还清,立此为据,双方不得有违。
” 一个标点的问题,“三百五十”就会变成“三百五十万”。
若是打官司,这一字之差,方唐镜便是跳到黄河也洗不清。
当然,没有哪个官员敢这样来断句,大明成化年的岁入现银也不过二百七十万到二百九十万这个幅度,断不可能出现借钱三百五十万两这样的荒唐事。
如此一来,这张借据就算是作废了,要重立借据。
但若是重立借据,弱势的还是方唐镜,因为借据是他自愿的,刘书办当然就可以狮子大开口,说是作价多少还不是刘书办说了算? 并且这事还是以“南北官店”的名义来办的,刘书办属于为官办企业争取利益,方唐镜一介落魄书生,不死也要脱一层皮! 当然,刘书办如此故作大方,这其中也有这套房子已经积压了五个多月卖不出去,急于套现的缘故。
房子倒是好房子,一水的青石地基,连砖缝都是用糯米加猪血和着生石灰粘缝的,不但宽敞且十分坚固牢靠,乃是一致仕的官宦人家用作养老的宅子,实际价格远不止五百两这么便宜。
可坏就坏在这家人犯了事,全家流放琼州,家产抄家充了公,宅子自此便落了个克主的名声,无人问津。
好不容易有了方唐镜这个冤大头,刘书办自然是特事特办,一应手续备好,来个生米煮成熟饭,便是方唐镜事后反悔也是无可奈何的了。
刘书办除了
”方唐镜微笑还礼。
前日两人商定,因方唐镜财力有限,可以三个月内分两次付款买下那套五进的大宅子,头期付一百五十两,余下三百五十两加上每月的二十两利息在三个月后一次性付清。
在大明朝,也是有分期付款的,只不过这首付一般来说是付全款的一半。
方唐镜这次能拿到如此便宜的首付,绝不是刘书办良心发现。
相反,乃是他放长线钓大鱼的计策。
刘书办这牙行掌柜乃是兼职,正职是县衙的户房书办,乃是祖辈传下来的活计。
所谓车船店脚衙,无罪也可杀,刘书办正是那种脚板生疮,头顶流脓,烂到根子的胥吏。
此辈惯于欺压良善,乃是地方一霸,不知坑过多少无知良民。
凌迟或者冤枉,斩首却是应当。
这样的家伙根本不怕方唐镜付不出余下的银子,相反,他还巴不得方唐镜违约,如此一来,他便可以到期之后直接收回房子,白得一百五十两银子,何乐而不为。
待小厮奉上荼后,这刘书办便把早已办好的契约,连同一张为期三个月,六十两银子利息的借据摆在方唐镜面前,“手续都已办妥,请方相公过目。
” 只见借据上写着: “兹有花山方家村人方唐镜,借‘南北官店’银两三百五十,万不能转租别人,月利二十两,以三月为期还清,立此为据,双方不得有违。
” 刘书办做事看起来十分大气,直接就将红契给了方唐镜,实则猫腻全在那张借条上。
须知,大明当时还没有标点符号,乃是以句读来判断句子,这张借据其实还可以这样读: “兹有花山方家村人方唐镜,借‘南北官店’银两三百五十万,不能转租别人,月利二十两,以三月为期还清,立此为据,双方不得有违。
” 一个标点的问题,“三百五十”就会变成“三百五十万”。
若是打官司,这一字之差,方唐镜便是跳到黄河也洗不清。
当然,没有哪个官员敢这样来断句,大明成化年的岁入现银也不过二百七十万到二百九十万这个幅度,断不可能出现借钱三百五十万两这样的荒唐事。
如此一来,这张借据就算是作废了,要重立借据。
但若是重立借据,弱势的还是方唐镜,因为借据是他自愿的,刘书办当然就可以狮子大开口,说是作价多少还不是刘书办说了算? 并且这事还是以“南北官店”的名义来办的,刘书办属于为官办企业争取利益,方唐镜一介落魄书生,不死也要脱一层皮! 当然,刘书办如此故作大方,这其中也有这套房子已经积压了五个多月卖不出去,急于套现的缘故。
房子倒是好房子,一水的青石地基,连砖缝都是用糯米加猪血和着生石灰粘缝的,不但宽敞且十分坚固牢靠,乃是一致仕的官宦人家用作养老的宅子,实际价格远不止五百两这么便宜。
可坏就坏在这家人犯了事,全家流放琼州,家产抄家充了公,宅子自此便落了个克主的名声,无人问津。
好不容易有了方唐镜这个冤大头,刘书办自然是特事特办,一应手续备好,来个生米煮成熟饭,便是方唐镜事后反悔也是无可奈何的了。
刘书办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