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关灯
谢应忱也想一块儿来接她,可惜撞上了三司会审,实在抽不开身。

     于是,顾以灿一个人来了。

     “什么时候开始?” 十一月的北方冷得很,顾以灿特意带了斗篷出来,亲手给她围上,说道:“未时三刻。

    ” 顾知灼看看天色,如今也就巳时,来得及。

     “我们还是先去见爹爹。

    你瞧瞧,我带了什么回来!” 顾知灼摸出了自己的战利品——那条狼牙护身符,她拎着系绳,乐呵呵地在顾以灿的面前摇了摇。

     “拿去给爹爹看。

    ” 凉人男子的成人礼是自己去猎一头猎物,再把猎物的牙齿做成护身符,戴在身上。

     多棱成人礼时,猎到是一头狼王,这枚狼牙就是来自那头狼王。

     “你不是说要送我的吗?”顾以灿问。

     “不送你了,送给爹爹。

    送你花头巾。

    ” 只要是妹妹送的,顾以灿一点儿也不挑,连声说着“好好好”。

     兄妹俩上了马,一同去了位于皇陵配陵的顾家墓地,给长辈们上过香,磕了头,顾知灼把狼牙护符供奉在了顾韬韬的墓前。

     “爹爹,我可厉害了。

    ” 顾知灼一口气把自个儿这回去西疆的功绩全说了,至少夸大了三成。

     说着说着,声音哽咽了,泪水不知不觉涌了出来。

     顾知灼把头伏在了顾以灿肩上,呜咽大哭。

     顾以灿轻抚妹妹的长发,静静地等着她宣泄完情绪。

     过了一会儿,他道:“再哭就不好看了。

    ” “不会。

    丹灵表姐说了,我哭也是梨花带雨,美人含泪。

    ”她说着吸了吸鼻子,威胁地问道,“对不对?” 对对对! 顾以灿举双手赞同:“妹妹最好看了,和我一样好看。

    ” 顾知灼破涕为笑,经历过上一世的生死别离,她珍惜这一世的一切,不会让自己的坏情绪持续太久。

    她开开心心地和爹娘道了别,又给他们一人留了一块花头巾。

     心头最重要的一件事了结后,顾知灼连脚步也轻快了许多。

     兄妹俩说说闹闹,到京城也就刚过未时。

     大街小巷热闹的很,几乎每一间沿街的茶馆酒楼都坐满了人,他们都在等着三司会审的结果。

     “我记得上回卫国公提议,允许百姓观审旁听?” 对。

     顾以灿跟她说道:“不过,也怕人多冲撞挤压,旁听资格都是由抽签决定的。

    从有意愿的百姓中抽了一百来人,学子占了三成,商人占了两成,戏子伎子等贱籍也占了一成。

    ” 百姓们当作是抽签,但其实是朝廷在挑选适合的人。

     “有趣。

    ”顾知灼挑眉,兴致勃勃道,“谁提议的?” “卫国公。

    ” “卫国公果真是个妙人。

    ” “对吧对吧,我也这么说。

    ” 玉狮子跟在烟云罩的旁边,两匹马离得很近,步调一致。

    顾以灿的长臂搭在她的肩膀,笑得跟花一样灿烂:“人都是卫国公挑的,所有人中,京籍的只占了两成。

    ” 挑选当然不是为了舞弊。

     挑学子,是因为学子擅写文章。

     挑商人,是因为商人走的地方更远。

     挑戏子伎子,是因为他们接触的人多。

     …… 卫国公是生怕废帝的罪行传不到天下人的耳朵。

     “卫国公这老狐狸,平时瞧着挺奸诈的,太孙一句夸奖说他干得不错,立刻激动得不行,为了这抽签没日没夜地熬了三天,抽出来的这一百一十人,几乎个个都有用处。

    ” “太孙就让他全权负责这回的三司会审。

    ” 顾知灼夸道:“好厉害!” 顾以灿扭头看她:“谁厉害?” 两双一模一样的凤眼目光相对。

     顾知灼理所当然地说道:“公子呀,知人善用。

    ” 妹妹没夸他!顾以灿直勾勾地盯着她,他和妹妹已经不是天下第一好了。

     他装模作样地抹着眼泪。

     顾知灼冲他勾了勾手指,两个人肩抵着肩,她从包袱里拿出了两条花头巾。

     “我挑了好久好久,只有这两条是一模一样的。

    ” 西疆的扎染的手艺很特别,每一块布都不一样,就像相似的也少。

     “我们一人一块。

    就我们俩有。

    ” 顾以灿满意了,接过花头巾绑在了自己手臂上,顺手又另一条给妹妹绑上。

     一看他们就是兄妹! “走嘞!” 马儿踏踏踏地往前,没一会儿到了大理寺衙门。

     “抽中”来旁听的百姓们早早来了,在门口交头接耳,兴奋得面红耳赤。

     还没开堂,不过谢应忱已经到了,兄妹俩进去的时候,谢应忱正在和卫国公说话。

     见到顾知灼的那一刹那,谢应忱立刻起身,快步走过去,毫不掩饰眸中的雀跃。

     “顾大姑娘。

    ” 卫国公也赶紧起身,打着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