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局
关灯
小
中
大
,在城市另一头,“倚兰亭”的包间里,也有叁人在吃饭。
这家餐厅藏在写字楼群的腹地,地上叁层,地下两层,正门常年不开,入口藏在写字楼后巷,门头是压光铜字,不仔细看都认不出来。
电梯直达负一层,出了电梯就是专属车库,客人从车上下楼,连脸都不必露在门口监控里。
餐厅不接散客,也从不临时加桌。
想订位必须有熟人介绍,预约电话不公开,前台只认名字。
据说最早是市属某单位下属的接待点,后来悄悄改了业态,但用的人和规矩都没变。
若是有人从“倚兰亭”房顶往下扔块石头,砸中谁的概率都极大可能是一张上本地新闻的脸。
他们坐的是西角的一间小包间,四人位,一张圆桌,两盏吊灯压得很低,光线集中在桌心。
墙角摆着一只成对的白瓷大瓶,瓶口插着几枝冬青。
包间内很静,没有音乐,连服务员都是过了五十的女人,动作利落,说话压着音量。
她们只在叁个时间点进来送菜或收碗,平时连脚步声都听不到。
桌上菜是方燕提前点好的,全是常规菜。
宋珂坐在方燕下首,斜对着周叔的位置。
杯里是温着的龙井,他从头到尾不用说几句话,都是方燕在说。
他只用在该笑的时候笑,该点头的时候点头,而这种时机,他早就拿捏得很准了。
宋珂觉得自己像个被提线的木偶,说些从小就被训练出来的场面话,维持着恰到好处的笑容。
能把这一点做到炉火纯青的是他的父亲,他可以在不同的场合换上不同的面具。
比如在人前,他是慈父,在人后,他放佛就变成了一个陌生人。
他们一家人一向如此。
有时候宋珂觉得,他父亲并不需要一个老婆,也不需要一个儿子,他只需要一个“家庭单位”——一个在特定场合中可以被看见的、完整的家庭样本,站成一幅“夫妻恩爱、母慈子孝”的图景就可以了。
从他记事起,家里几乎从未出现过叁个人同时坐在餐桌前吃饭的情形。
宋家从商,方家从政,门当户对,强强联合,按理应该是完美的婚姻,但实际上,只有他最清楚,父亲和母亲像两条错开的航班,落地后只做短暂停留,随即各奔东西。
他有时甚至佩服他们在人前的演技,真是演得太好了。
而他如
这家餐厅藏在写字楼群的腹地,地上叁层,地下两层,正门常年不开,入口藏在写字楼后巷,门头是压光铜字,不仔细看都认不出来。
电梯直达负一层,出了电梯就是专属车库,客人从车上下楼,连脸都不必露在门口监控里。
餐厅不接散客,也从不临时加桌。
想订位必须有熟人介绍,预约电话不公开,前台只认名字。
据说最早是市属某单位下属的接待点,后来悄悄改了业态,但用的人和规矩都没变。
若是有人从“倚兰亭”房顶往下扔块石头,砸中谁的概率都极大可能是一张上本地新闻的脸。
他们坐的是西角的一间小包间,四人位,一张圆桌,两盏吊灯压得很低,光线集中在桌心。
墙角摆着一只成对的白瓷大瓶,瓶口插着几枝冬青。
包间内很静,没有音乐,连服务员都是过了五十的女人,动作利落,说话压着音量。
她们只在叁个时间点进来送菜或收碗,平时连脚步声都听不到。
桌上菜是方燕提前点好的,全是常规菜。
宋珂坐在方燕下首,斜对着周叔的位置。
杯里是温着的龙井,他从头到尾不用说几句话,都是方燕在说。
他只用在该笑的时候笑,该点头的时候点头,而这种时机,他早就拿捏得很准了。
宋珂觉得自己像个被提线的木偶,说些从小就被训练出来的场面话,维持着恰到好处的笑容。
能把这一点做到炉火纯青的是他的父亲,他可以在不同的场合换上不同的面具。
比如在人前,他是慈父,在人后,他放佛就变成了一个陌生人。
他们一家人一向如此。
有时候宋珂觉得,他父亲并不需要一个老婆,也不需要一个儿子,他只需要一个“家庭单位”——一个在特定场合中可以被看见的、完整的家庭样本,站成一幅“夫妻恩爱、母慈子孝”的图景就可以了。
从他记事起,家里几乎从未出现过叁个人同时坐在餐桌前吃饭的情形。
宋家从商,方家从政,门当户对,强强联合,按理应该是完美的婚姻,但实际上,只有他最清楚,父亲和母亲像两条错开的航班,落地后只做短暂停留,随即各奔东西。
他有时甚至佩服他们在人前的演技,真是演得太好了。
而他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