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关灯
小
中
大
王寻慌忙起身行礼,皇后却道:“公子家中有难,妾身定当相报,明月,前朝情形如何了?”
名为明月的宫婢无声上前,躬身道:“回殿下,陛下那边刚传来消息,说群臣激愤,请您相帮。
”皇后立马将鬓发一抚,柔声道:“还请二位公子随妾身前往。
” 片刻后,皇后携周溪浅与王寻到达朝堂。
到时,群臣正慷慨激昂地议论:“当将王氏三族男子尽数斩首,女子贬为官奴,以严刑酷律,以震当朝,以警后世!” 王寻面色一白,皇后已一步踏进堂内,厉声道:“何人要杀我恩公亲族?” 群臣连忙转身向皇后行礼,只是皆不明白皇后何出此言。
有人询问:“娘娘此言何意?” 也有人劝诫:“此乃前朝,娘娘至此,恐于礼不合。
” 皇后从襟下抽出一方帕子,环视群臣一圈,突然掩面而泣,“好一句于礼不合,我一个妇道人家,本就不懂什么礼数,只是你们口口声声对我恩公族人喊打喊杀,还不允许我为恩公分辩一二吗?” 众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中皆惊疑不定。
皇后伸出纤纤玉指指着座上的凌昶,“你们的陛下不便开口,可我要说,王渊之子王寻曾在宫变时救我夫君性命,又一路掩护夫君与昭王殿下相见”皇后擒着帕子揩了两下眼角,“若非王公子舍命相救,我夫君早已命丧叛军之手,你们何来主君?国家又何来君王?” 群臣闻之大惊,“王公子此举,怎么从未听陛下提起?” 皇后泣道:“他一人之性命,如何能抵王氏罪行?他既为帝王,又岂会因私忘公?可若不为王氏减刑,便是陷陛下于不义,陛下不在乎自己的名声,可我不能不在乎!我乃陛下发妻,如何能令夫君蒙不义之名,令青史篆刻,后人耻笑? 群臣彻底哑了声,更有甚者,脑门直接坠下一滴汗。
”皇后立马将鬓发一抚,柔声道:“还请二位公子随妾身前往。
” 片刻后,皇后携周溪浅与王寻到达朝堂。
到时,群臣正慷慨激昂地议论:“当将王氏三族男子尽数斩首,女子贬为官奴,以严刑酷律,以震当朝,以警后世!” 王寻面色一白,皇后已一步踏进堂内,厉声道:“何人要杀我恩公亲族?” 群臣连忙转身向皇后行礼,只是皆不明白皇后何出此言。
有人询问:“娘娘此言何意?” 也有人劝诫:“此乃前朝,娘娘至此,恐于礼不合。
” 皇后从襟下抽出一方帕子,环视群臣一圈,突然掩面而泣,“好一句于礼不合,我一个妇道人家,本就不懂什么礼数,只是你们口口声声对我恩公族人喊打喊杀,还不允许我为恩公分辩一二吗?” 众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中皆惊疑不定。
皇后伸出纤纤玉指指着座上的凌昶,“你们的陛下不便开口,可我要说,王渊之子王寻曾在宫变时救我夫君性命,又一路掩护夫君与昭王殿下相见”皇后擒着帕子揩了两下眼角,“若非王公子舍命相救,我夫君早已命丧叛军之手,你们何来主君?国家又何来君王?” 群臣闻之大惊,“王公子此举,怎么从未听陛下提起?” 皇后泣道:“他一人之性命,如何能抵王氏罪行?他既为帝王,又岂会因私忘公?可若不为王氏减刑,便是陷陛下于不义,陛下不在乎自己的名声,可我不能不在乎!我乃陛下发妻,如何能令夫君蒙不义之名,令青史篆刻,后人耻笑? 群臣彻底哑了声,更有甚者,脑门直接坠下一滴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