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办正经事
关灯
小
中
大
茹相敬如宾生儿育女,日子过得去。
她与江凌也能安心些。
“为了这事,我把她又在履霜院禁了足。
如今若是她对你下了手……”敬国公夫人怒道:“我们却是非休了她不可。
这都多少年了,我还当她总算是改了些,哪知这骨子里的坏,竟是变不了的。
跟她娘一个德性。
” 锦鱼想了想,道:“若是真有其事,还请准她和离吧。
倒不是为她,是为了我们卫家别的女儿。
卫家这些年,因为许夫人,一直叫人议论。
我那大侄儿侄女都要议亲了……” 敬国公夫人突然敲了一下头,道:“说到议亲,你说的是哪个大侄儿侄女?我听说江家的宜姐儿甚是贤惠,竟能帮着宏福寺腊八施粥,如今可有了人家?若是没有……我娘家孙侄儿倒是一个不错的人选。
” 锦鱼笑道:“您这媒人来得也忒迟了些。
她早定了礼部陈尚书家的嫡长孙。
听说那孩子书读得极好。
” 敬国公夫人惋惜地一拍手,也就罢了,又问起刘氏的女儿,在锦鱼这里吃过中饭,才回了府。
* 敬国公夫人回府第一件事,便是带着几十个仆妇围了履霜院。
她亲自带着人冲进去,一声令下,把锦心院里的人一个不留全都捆了,连奶娘也不放过。
念姐儿本就胆小,吓得哇哇直哭。
敬国公夫人瞧着到底不忍心,便命自己的陪房把念姐儿单抱了出去,以后都放自己屋里养着,不许再叫锦心见着。
锦心一脸不以为然,冲敬国公夫人福了一礼,道:“这样倒是她的福气。
比在我这不争气的娘跟前长大强。
” 气得久没动过手的敬国公夫人当场甩了锦心一个巴掌。
这才命人搜院子。
凡有可疑之物全都收罗起来,一一编列。
锦心挨了一巴掌,仍是不闹,还问:“婆婆可是怀疑我,怕我藏了顾家别的罪证?我早死心了……你们这些人,不忠不义,会都是一伙的,不过是人人都巴结着卫锦鱼,尽着欺负我一个人罢了。
” 敬国公夫人实在懒得搭理她。
这样一折腾,就折腾到了敬国公柳镇父子回家。
顾茹早在柳镇的屋子里等他。
待他一进屋,就殷勤地要替他换衣,柳镇蹙眉:“你身子不便,这些事不用你来。
” 两个通房上前接手伺候。
顾茹便乖乖地收了手退回到五步外,道:“今日也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婆婆一大早出了趟门,听说是去的江相府上。
到了快申时才回来,回来就封了履霜院,正在抄家呢。
” 柳镇手上一顿,似乎突然想起什么,抬脚便往外走。
那两个通房才刚解开他胸前两粒扣子,吓得忙叫:“爷还没换衣裳呢。
” 话音还没完,柳镇的身影已经消失在了门口。
顾茹慢慢坐下,出了会子神,突然笑道:“等了这么多年,就是顾家如日中天,我生下志儿时,我也不敢拿她怎么样,就怕落个跟她娘一样的下场。
想不到,如今顾家倒了,那晦气玩意儿倒要倒霉了。
” 那两个通房原是她从顾家带来的陪嫁丫头,便凑过来道:“夫人,怎么知道那边的要倒霉了?” 顾茹道:“你看看咱们爷这急的!想来这件事呀,必定是跟卫锦鱼有关。
” 她呆呆地出着神,脸上也没有伤感。
两个丫头倒是很不服气,道:“那个卫锦鱼哪里就比夫人好了?不过是远香近臭,若是卫锦鱼嫁进来,怕是做不到姑娘一半好呢。
” 顾茹抓了一块雪白软糯的荷花糕在手上,一口咬掉一半,狼吞虎咽地吃下,才道:“这话我也就跟你们嚼嚼舌头。
我跟你们说……当初诚亲王谋反……若不是卫锦鱼也正好在场,说不定呀……咱们爷就站在诚亲王与顾家这一头了。
当今皇上,那就是真龙天子,不然哪能这么巧!偏偏有卫锦鱼抱他护他。
顾家成王败寇……也是没话说。
亏得他们没对我们顾家赶尽杀绝。
易地而处……我都不敢想,这京城,怕早血流成河了。
卫锦鱼,果然当得起福国夫人这个称号啊。
” 那两个顾家婢女想想留在顾家的老小,也不由心有戚戚,点点头。
卫锦鱼可不是卫锦心。
若是卫锦鱼真要顾家死,以江丞相那爱妻如命的德性,还有与太后皇上的关系,顾家还真就是一个活口都留不下。
这样一想,倒是也明白夫人如今为什么对卫锦鱼心服口服了。
志哥儿的生日,也巴巴地特意下帖子请。
真当卫锦鱼是敬国公府的大姑奶奶待。
* 这时,履霜院里,柳镇到了没多久,敬国公也到了。
敬国公夫人也不避开锦心,把前因后果说了。
敬国公不由也怒道:“难怪江相急得跟什么一样。
真真是个狼心狗肺的东西。
锦鱼几次三番帮她的忙。
若不是锦鱼,她早就叫咱们家休了。
如今她竟然敢对锦鱼下手?依我说,也别休了她,回去卫家也是个祸害,只让她病亡罢了。
” 柳镇沉默着,可浑身的杀气几乎已经飞起来,好像要以人命为祭,才能平息。
敬国公夫人道:“不过这事,总要讲真凭实据。
我只把她的东西和人全都扣住。
还得慢慢地审。
” 柳镇却笔直地站了起来,道:“儿子不孝,娶妻不贤,让父亲母亲操了这大半辈子的心。
这件事,儿子来办吧。
” 说着朝敬国公夫妇深深鞠躬。
不过柳镇杀气腾腾,奇怪的是锦心。
她站在一旁,冷眼旁观,一副有恃无恐的模样。
似乎笃定了,谁也查不出什么来。
她与江凌也能安心些。
“为了这事,我把她又在履霜院禁了足。
如今若是她对你下了手……”敬国公夫人怒道:“我们却是非休了她不可。
这都多少年了,我还当她总算是改了些,哪知这骨子里的坏,竟是变不了的。
跟她娘一个德性。
” 锦鱼想了想,道:“若是真有其事,还请准她和离吧。
倒不是为她,是为了我们卫家别的女儿。
卫家这些年,因为许夫人,一直叫人议论。
我那大侄儿侄女都要议亲了……” 敬国公夫人突然敲了一下头,道:“说到议亲,你说的是哪个大侄儿侄女?我听说江家的宜姐儿甚是贤惠,竟能帮着宏福寺腊八施粥,如今可有了人家?若是没有……我娘家孙侄儿倒是一个不错的人选。
” 锦鱼笑道:“您这媒人来得也忒迟了些。
她早定了礼部陈尚书家的嫡长孙。
听说那孩子书读得极好。
” 敬国公夫人惋惜地一拍手,也就罢了,又问起刘氏的女儿,在锦鱼这里吃过中饭,才回了府。
* 敬国公夫人回府第一件事,便是带着几十个仆妇围了履霜院。
她亲自带着人冲进去,一声令下,把锦心院里的人一个不留全都捆了,连奶娘也不放过。
念姐儿本就胆小,吓得哇哇直哭。
敬国公夫人瞧着到底不忍心,便命自己的陪房把念姐儿单抱了出去,以后都放自己屋里养着,不许再叫锦心见着。
锦心一脸不以为然,冲敬国公夫人福了一礼,道:“这样倒是她的福气。
比在我这不争气的娘跟前长大强。
” 气得久没动过手的敬国公夫人当场甩了锦心一个巴掌。
这才命人搜院子。
凡有可疑之物全都收罗起来,一一编列。
锦心挨了一巴掌,仍是不闹,还问:“婆婆可是怀疑我,怕我藏了顾家别的罪证?我早死心了……你们这些人,不忠不义,会都是一伙的,不过是人人都巴结着卫锦鱼,尽着欺负我一个人罢了。
” 敬国公夫人实在懒得搭理她。
这样一折腾,就折腾到了敬国公柳镇父子回家。
顾茹早在柳镇的屋子里等他。
待他一进屋,就殷勤地要替他换衣,柳镇蹙眉:“你身子不便,这些事不用你来。
” 两个通房上前接手伺候。
顾茹便乖乖地收了手退回到五步外,道:“今日也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婆婆一大早出了趟门,听说是去的江相府上。
到了快申时才回来,回来就封了履霜院,正在抄家呢。
” 柳镇手上一顿,似乎突然想起什么,抬脚便往外走。
那两个通房才刚解开他胸前两粒扣子,吓得忙叫:“爷还没换衣裳呢。
” 话音还没完,柳镇的身影已经消失在了门口。
顾茹慢慢坐下,出了会子神,突然笑道:“等了这么多年,就是顾家如日中天,我生下志儿时,我也不敢拿她怎么样,就怕落个跟她娘一样的下场。
想不到,如今顾家倒了,那晦气玩意儿倒要倒霉了。
” 那两个通房原是她从顾家带来的陪嫁丫头,便凑过来道:“夫人,怎么知道那边的要倒霉了?” 顾茹道:“你看看咱们爷这急的!想来这件事呀,必定是跟卫锦鱼有关。
” 她呆呆地出着神,脸上也没有伤感。
两个丫头倒是很不服气,道:“那个卫锦鱼哪里就比夫人好了?不过是远香近臭,若是卫锦鱼嫁进来,怕是做不到姑娘一半好呢。
” 顾茹抓了一块雪白软糯的荷花糕在手上,一口咬掉一半,狼吞虎咽地吃下,才道:“这话我也就跟你们嚼嚼舌头。
我跟你们说……当初诚亲王谋反……若不是卫锦鱼也正好在场,说不定呀……咱们爷就站在诚亲王与顾家这一头了。
当今皇上,那就是真龙天子,不然哪能这么巧!偏偏有卫锦鱼抱他护他。
顾家成王败寇……也是没话说。
亏得他们没对我们顾家赶尽杀绝。
易地而处……我都不敢想,这京城,怕早血流成河了。
卫锦鱼,果然当得起福国夫人这个称号啊。
” 那两个顾家婢女想想留在顾家的老小,也不由心有戚戚,点点头。
卫锦鱼可不是卫锦心。
若是卫锦鱼真要顾家死,以江丞相那爱妻如命的德性,还有与太后皇上的关系,顾家还真就是一个活口都留不下。
这样一想,倒是也明白夫人如今为什么对卫锦鱼心服口服了。
志哥儿的生日,也巴巴地特意下帖子请。
真当卫锦鱼是敬国公府的大姑奶奶待。
* 这时,履霜院里,柳镇到了没多久,敬国公也到了。
敬国公夫人也不避开锦心,把前因后果说了。
敬国公不由也怒道:“难怪江相急得跟什么一样。
真真是个狼心狗肺的东西。
锦鱼几次三番帮她的忙。
若不是锦鱼,她早就叫咱们家休了。
如今她竟然敢对锦鱼下手?依我说,也别休了她,回去卫家也是个祸害,只让她病亡罢了。
” 柳镇沉默着,可浑身的杀气几乎已经飞起来,好像要以人命为祭,才能平息。
敬国公夫人道:“不过这事,总要讲真凭实据。
我只把她的东西和人全都扣住。
还得慢慢地审。
” 柳镇却笔直地站了起来,道:“儿子不孝,娶妻不贤,让父亲母亲操了这大半辈子的心。
这件事,儿子来办吧。
” 说着朝敬国公夫妇深深鞠躬。
不过柳镇杀气腾腾,奇怪的是锦心。
她站在一旁,冷眼旁观,一副有恃无恐的模样。
似乎笃定了,谁也查不出什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