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关灯
小
中
大
它置于世界性的伟大悲剧之林。
这些都有其新的美学思想的坚实依据, 决不是偶然的。
2.此种文学本身的“升降关键”所在 凡“一代之文学”本身的“升降关键”在于:当它对自然人生的审 美与再现方式(包括文体形式与语言形式),获得一种方兴未艾的最大 的发掘面与最深的含蕴量时,它是处于上升运动中,而随着时代的进展, 生活内容的不断变化,此种文学的表现力终有其一定的限度,或者说时 代的限度,一旦高潮过去,它就渐渐失去原有的自由与活力,而日趋于 “矜童典丽”、“雕琢”、“敷衍”,总之,愈来愈多的“雅”化,终 于沦为王氏所讲的“习套”或“虚车”。
此际某种新的文学可能已在民 间酝酿,又将“与晋代兴”了。
在这当中,一般总有一个“自然” “雅”化“习套”或“虚车”化的演变过程,王氏称之为“刨者易 工,因者难巧”。
王氏云:“诗词之题目本为自然及人生,自古人误以为美刺、投赠、 泳史、怀古之用,题目既误,诗亦自不能佳,后人才不及古人,见古名、 大家亦有此等作,遂遗其独到之处,而专学此种,不复知诗词之本意, 于是豪杰之士不得不变其体格,如楚辞、汉之五言诗、唐五代北宋之词 皆是也,故此等文学皆无题。
”《人间词话》原稿)按,此处所重并不 真在有题无题。
诗词之“本意”在“描写自然及人生”,其真正的源泉 在此。
此“意”不明,诗词遂流为政论、道德论、史论、酬应以至歇筵 舞席等等的工具。
古人的这一“误”,在王氏看,乃是一种根本性的失 误。
后人沿袭,变本加厉,影响于诗词本身的正常发展及艺术质量者, 至深且巨。
王氏把住艺术的本源,在诗词发展史上作此一大翻案,此实 为前人所未道,虽似不无稍偏,确亦发人深省。
又云:“诗至唐中叶以 后殆为羔雁之具矣。
故五代北宋之诗佳者绝少,而词则为其全盛时代。
即诗词兼擅如永叔少游者,亦词胜于诗远甚,以其写之于诗者不若写
这些都有其新的美学思想的坚实依据, 决不是偶然的。
2.此种文学本身的“升降关键”所在 凡“一代之文学”本身的“升降关键”在于:当它对自然人生的审 美与再现方式(包括文体形式与语言形式),获得一种方兴未艾的最大 的发掘面与最深的含蕴量时,它是处于上升运动中,而随着时代的进展, 生活内容的不断变化,此种文学的表现力终有其一定的限度,或者说时 代的限度,一旦高潮过去,它就渐渐失去原有的自由与活力,而日趋于 “矜童典丽”、“雕琢”、“敷衍”,总之,愈来愈多的“雅”化,终 于沦为王氏所讲的“习套”或“虚车”。
此际某种新的文学可能已在民 间酝酿,又将“与晋代兴”了。
在这当中,一般总有一个“自然” “雅”化“习套”或“虚车”化的演变过程,王氏称之为“刨者易 工,因者难巧”。
王氏云:“诗词之题目本为自然及人生,自古人误以为美刺、投赠、 泳史、怀古之用,题目既误,诗亦自不能佳,后人才不及古人,见古名、 大家亦有此等作,遂遗其独到之处,而专学此种,不复知诗词之本意, 于是豪杰之士不得不变其体格,如楚辞、汉之五言诗、唐五代北宋之词 皆是也,故此等文学皆无题。
”《人间词话》原稿)按,此处所重并不 真在有题无题。
诗词之“本意”在“描写自然及人生”,其真正的源泉 在此。
此“意”不明,诗词遂流为政论、道德论、史论、酬应以至歇筵 舞席等等的工具。
古人的这一“误”,在王氏看,乃是一种根本性的失 误。
后人沿袭,变本加厉,影响于诗词本身的正常发展及艺术质量者, 至深且巨。
王氏把住艺术的本源,在诗词发展史上作此一大翻案,此实 为前人所未道,虽似不无稍偏,确亦发人深省。
又云:“诗至唐中叶以 后殆为羔雁之具矣。
故五代北宋之诗佳者绝少,而词则为其全盛时代。
即诗词兼擅如永叔少游者,亦词胜于诗远甚,以其写之于诗者不若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