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关灯
小
中
大
偏
重于主观因素(审美的情趣、韵味)的自我表现,而相对地忽视审美客
体之直接的观照与领悟,从而独创的、典型的再现;虽讲“妙悟”,仍
多从前人诗作的“熟参”中来,故易流于摹拟(郭绍虞先生已指出《沧
浪诗话》导致明代的格调派);不讲“再现”,往往“境”“象”未曾
立牢,辄欲高骞飞举,出神入化,故易变为“虚响”:这才以“境界”
取而代之。
在王氏看,五代北宋词所以为高,全在以意境(境界)胜。
南宋自 白石而下以迄梦窗、玉田,程度不同,均不在意境上用力,甚至一代词 豪的辛稼轩“亦若不欲以意境胜”。
中经元明,”益以不振”。
有清一 代,除纳兰容若“独有得于意境之深”,其余词人虽多,大多不免于“拘 泥文字而不求诸意境之失”。
(《人间词乙稿序》)王氏这一段词论充 分表明:“六百年来词之不振”,其故不在间人们不懂得“兴趣”“神 韵”的重要,而实在于“不能观古人之所观,而徒学古人之所作”,于 是“相尚以辞,相习以模拟,遂不复知意境之为何物”。
换言之,词学 之衰乃在意境之不明,“本”“末”之不分,追求主观的表现远过于客 观的再现。
可知境界(意境)业已成为王氏衡鉴我国古代词史的最高尺 度了。
(二)贵自然(就总的风格看) 王氏云:“‘池塘春草谢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
传语闭门陈正字, 可怜无补费精神’。
此遗山论诗绝句也。
梦窗王田辈当不乐闻此语。
” 又,他的《蝶恋花》云:“窈窕燕姬年十五。
惯曳长据,不作纤纤步。
众里嫣然通一顾,人间颜色如尘土。
一树亭亭花乍吐。
除却‘天然’, 欲赠浑无语。
当面吴娘夸善舞,可怜总被腰肢误。
”按,诗人本身的“自 然”,以及与此相应,诗境的“自然”,乃是王氏评量诗词美的一项带 根本性的尺度。
康德云:”在一个美的艺术的成品上,人们必须意识到它是艺术而
在王氏看,五代北宋词所以为高,全在以意境(境界)胜。
南宋自 白石而下以迄梦窗、玉田,程度不同,均不在意境上用力,甚至一代词 豪的辛稼轩“亦若不欲以意境胜”。
中经元明,”益以不振”。
有清一 代,除纳兰容若“独有得于意境之深”,其余词人虽多,大多不免于“拘 泥文字而不求诸意境之失”。
(《人间词乙稿序》)王氏这一段词论充 分表明:“六百年来词之不振”,其故不在间人们不懂得“兴趣”“神 韵”的重要,而实在于“不能观古人之所观,而徒学古人之所作”,于 是“相尚以辞,相习以模拟,遂不复知意境之为何物”。
换言之,词学 之衰乃在意境之不明,“本”“末”之不分,追求主观的表现远过于客 观的再现。
可知境界(意境)业已成为王氏衡鉴我国古代词史的最高尺 度了。
(二)贵自然(就总的风格看) 王氏云:“‘池塘春草谢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
传语闭门陈正字, 可怜无补费精神’。
此遗山论诗绝句也。
梦窗王田辈当不乐闻此语。
” 又,他的《蝶恋花》云:“窈窕燕姬年十五。
惯曳长据,不作纤纤步。
众里嫣然通一顾,人间颜色如尘土。
一树亭亭花乍吐。
除却‘天然’, 欲赠浑无语。
当面吴娘夸善舞,可怜总被腰肢误。
”按,诗人本身的“自 然”,以及与此相应,诗境的“自然”,乃是王氏评量诗词美的一项带 根本性的尺度。
康德云:”在一个美的艺术的成品上,人们必须意识到它是艺术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