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173 正文完

关灯
记得这么一件事儿。

     “那我当然记得。

    ” 陈申闻言得意道:“你小子,就是从这里开始,办了一件又一件漂亮事儿,让整个江县都刮目相看。

    ” 陈庚年闻言只是笑,并没有接话。

     在他俩身后的座次上。

     张阿花、李泉、邵安、胡志峰等人已经依次落座。

    听到陈升的话,都很是唏嘘。

     “哎呦,谁曾想,一眨眼十一年都过去咯。

    ” “吴峰我也知道,他来南方,是因为先前做木材生意,来这边种植橡胶林,听说带领照县都发家致富嘞。

    ” “现在想想还是花婶子最厉害,家里死了猪崽,报命案……” “哈哈哈哈。

    ” 张阿花回忆起来这事儿,也难得有些躁得慌,连连摆手:“那时候眼皮子浅,啥也不懂,哪知道当时的县太爷有多厉害。

    ” 一帮人闻言都在笑。

     一边笑,一边追忆从前,追忆曾经的苦,也追忆后来在江县时候丰收的甜。

     正当大家谈论的火热的时候—— 哐哧——哐哧——哐哧! 火车竟然开动了! 脚下开始震颤,窗户两边的风景缓慢的开始倒退,那一瞬间的失重感,让正在追忆江县的张阿花一下子瘫在座位上,嘴里下意识来了一句‘哎呦我的娘’! 其余人也没好到哪里去,眼睛都瞪得老大。

     康宁小公主更是钻在娄姝怀里,一双眼睛滴溜溜的看着外面。

     唯有陈庚年坐在座位上,眼神飘忽,神情感慨。

     片刻后。

     呜呜呜——! 火车开始鸣笛,随后在满车厢人的惊呼声中,缓缓开始加速。

     动了,真的动了! 火车行驶出海州车站,车站外面的两边,是无数前来围观的百姓们。

     坐在车里的众人,甚至能透过玻璃窗,看到外面欢呼、呆滞的人群。

     “陛下万岁!江国万岁!” “这便是火车?娘嘞,这么大的块头,好长!” “出来了出来了!” “开始加速了,这,这也太快了!” 一开始,火车还在缓慢的行驶。

     等跑出去一段距离后,速度越来越快,越来越快,最后拉起长长的车厢,哐哧哐哧呼啸而过,很快便在无数百姓的瞠目注视下,轰然消失在远方。

     火车从海州一路疾行,穿过南方的稻田,和大片、大片的橡胶树林。

     两侧的房屋、村庄在飞速后退。

     而更远的远方,飞鸟盘旋,白云点点,隐约还能瞧见不知道多少里之外的山川轮廓。

     上午的太阳,温和的洒下来,在田野林间跳跃。

     有农民正在田地里务农,听见远方奇怪的轰鸣声,下意识抬头,然后整个人都目瞪口呆。

     一道长长的钢铁火车,从轨道上轰然疾驰而过。

     “火车!一定是火车!陛下万岁,江国万岁!” 他们站在稻田里,神情激动又饱含热泪的看着那辆火车奔腾呼啸而过,高声欢呼,为车里的陛下送上最真挚的祝福。

     车里。

     从火车驶出海州开始,大家就一片沉默,所有人都怔怔的看着窗外,神情里浓浓的震撼。

     原来,这便是火车啊! 相比于此刻疾行的速度,更让众人感慨的,是车窗外的风景。

     每一寸,都美的令人迷醉,都是江国的大好河山。

     老首辅徐亨眼眶湿润。

     富春在悄悄抹眼泪。

     群臣百官们同样都在被震撼着,感动着。

     “陛下,老臣何等荣幸,能追随您,做江国的首辅,能登上这列火车。

    ” 徐亨哽咽道:“臣此前做过三朝首辅,在朝堂数十年,兢兢业业协助天子治理政务。

    可到了今日,在真正得以亲眼看一看我们的江国,我们江国的梁田屋舍,山川大河。

    ” 亲眼去见证自己建设的国家,用短短一两天时间,走完曾经穷其一生都走不完的路,看遍世间风景。

     对于百官朝臣们来说,此生无憾啊! “以后首辅若是想,随时都可以登上列车,去江国各地看看。

    ” 陈庚年笑道:“不是以首辅的身份,而是以一个江国普通百姓的身份,重新认识江国。

    ” 若是一直为这个国家兢兢业业付出,那未免过于劳累。

     以一个普通百姓的身份,什么都不用操劳,开开心心的去江国各地看看吧。

     不忙政务,只是,单纯的看一看。

     重新认识江国。

     皇帝一番话,听得徐亨等人又忍不住要落泪。

     他们何其有幸,能拥有这样一位优秀的皇帝陛下啊。

     不久后,列车抵达照县车站。

     无数翘首以盼的百姓,在两侧欢呼,看向火车的目光中都带着惊叹。

     在照县百姓依依不舍的送行中,吴峰和一群江县人,登上了归家的列车。

     “老吴!这儿呢老吴!” 陈申激动的小跑着过去,先是端详了一阵吴峰,随后感慨道:“一晃这么多年没见,你小子,还是这么精神,一点没显老,半大小伙子似的!” 其实,相比于十年前,吴峰肯定是老了的。

     但那个精气神儿,是真板正! 他跟陈申寒暄过后,又赶紧带着其余的江县人,来跟陈庚年打招呼。

     “陛下,您一切都还好吧?” “五年多啦,再瞧见您,心里顿时就踏实多了。

    ” 陈庚年站起来,一个一个跟他们问好,笑着跟大家闲聊。

    一如当年在江县,某些感情经过五年的分别,非但没有消退,反而历久弥新,越发珍贵。

     因为他们在回家的途中啊。

     “累了吧,都赶紧找地方坐下。

    ” 最后,陈庚年笑着说道:“咱们一起回家。

    ” 哎!回家! 听皇帝陛下说这话,吴峰没忍住,眼泪都流了出来。

     总算是盼到回家这一天了啊。

     “哎呀,大好日子可不兴哭,你看看,这回家了咋还哭呢。

    ” 陈申把他拉着往座椅上按下去:“车子要开了,咱接下来还得接别人呢,可不兴哭。

    ” 吴峰抹干净眼泪,憨笑道:“不哭,不哭了,我就是刚才没忍住。

    接下来是要去哪里啊?” “去临县。

    ” “临县?顾家村的人在那儿等着咱呐!顾家村你们谁还记得不?当时沙暴天灾过后,咱们县区盘炕,县太爷带人第一个去的他们村!” “哎呀,能不记得嘛!第一次睡炕的时候,暖和的哦,那舒服的滋味,现在想想都忘不掉。

    后来县太爷种植棉花,也是去的顾家村,就顾小牛他们夫妻俩,那时候刚从佃户脱出来,家里没粮食,只能种了棉花!现在顾小牛也厉害咯,他自己开了个厂子,生产自行车。

    他家婆娘也厉害的很,以前在江县医馆,后来自己做郎中啦!” 火车抵达临县。

     顾小牛夫妻牵头,带着顾家村的一部分人上车,老远都在喊‘陛下’! 车上的人都在笑。

     但笑归笑,谁不是先第一个要见见‘县太爷’呢。

     “哟,顾厂长。

    ” 陈庚年打趣顾小牛。

     顾小牛脸当即唰的一下就红了,连连摆手称‘使不得’。

     他算哪门子厂长啊,当年在江县的时候,他跟媳妇连地都种不明白,还麻烦县太爷给他们种呢! 随着火车由南向北行驶,上来的江县人越来越多,车子里的氛围也越来越热闹。

     “下一个接谁啊?” “县前村的!” “嗐,他们村啊。

    说起来,他们村是咱县第一个搞作坊生意的吧?他们村的那个吴四娘,手艺好,还有经商头脑。

    听说现在开了一家很厉害的棉纺厂,厂子里好几千人嘞!” 赶来车站的江县人们上了车,一瞧都是老熟人,就算不认识,聊两句,瞬间就熟络起来。

     你是哪个、哪个村的,我以前坐牛车进县城,总从你们村口过嘞! 五年多没见,还是这么精神,一看就是咱江县出来的! 但路上也会有大家集体都失声的时候,比如——跨过金州长江大桥。

     人坐在车里,透过窗户看着远处的长江越来越近,越来越近,随后在无数人的惊呼声中,火车轰然行驶上凌空架在江面上的大桥。

     时间已经到了傍晚。

     云霞满天,江面波光粼粼,漂亮的令人挪不开眼。

     而这宽阔壮美的大河,在众人的脚下飞速后退。

     康宁小公主更是一把钻进了娘亲怀里,片刻后又鼓足勇气瞪大眼睛向外看。

     “太震撼了!” “好漂亮!” “啊啊啊啊啊啊!” “江国万岁!” 车里的人都激动坏了,从一开始的害怕,到后来全都趴在窗户旁边,向外观看。

     不管是百官群臣,还是普通百姓,这一刻,甚至大家会短暂的忘记身份,只关注外面的山川风景。

     属于江国的锦绣山河如画风景! 当你亲眼看到你如此热爱的江国的那一刻,你会忍不住饱含热泪,激动到难以自持,然后更加、更加的热爱她! 因为这片山川土地,是大家一起携手创造的。

     而带领他们一起创造建设这片土地的皇帝陛下,正笑眯眯靠在窗边,眺望远方。

     他在安静地检阅他的国。

     等穿过长江,便进入了北方。

     山峰层层叠叠,金州平原一览无余,尽是良田沃土。

     金州李家村的李福等人、洛州大江村的田大山等人、京师石门村的石满等人先后上车。

     火车从南到北一路呼啸奔腾,从温暖的南方到略显冷冽的北方,从白天到夜晚,再到第二个白天。

     车内尽是欢声笑语,寒暄唏嘘,哪怕困了,也就眯会儿,仍旧精神抖擞。

     窗外,江国的山川河流,城市村庄飞速后退,每一处风景,都漂亮的让人不忍心错过。

     阳光穿破云层,倾洒在麦田里,有风吹来,麦浪翻滚。

     呜呜呜—— 汽笛声再次响起,火车嗖的一下穿过麦田,从河面桥梁上飞驰而过,下一刻又进入隧道,经历短暂的黑暗,又倏然破光而出。

     阔别多年的江县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正文完—— 【作者有话说】 ps: 从2023.5.20发书,到现在2023.12.03,本书连载了超过半年,这会儿是凌晨将近三点,我在安静地房间里刚码完字,打下正文完结的时候,整个人都有点恍惚。

     感谢大家整整半年来的陪伴,也谢谢你们,愿意看完这个故事,成为我写故事的动力。

     故事走到这里,基本上就是结束了。

     接下来我休息两天,12.5日回来,写一写番外。

    重建江城肯定要写的,还有大家都很感兴趣的后世论坛体,到时候我会在番外标注内容,大家按需购买。

     再次鞠躬感谢一路陪伴,祝一切顺利。

     ——作者临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