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落户大唐

关灯


    ”老爹对柯五和柯山二人道,主动的转移了话题。

     “好咧。

    ” 五里路,并不远,大家推拉着大车很快到了村门前。

     唐朝的村子都有村门,许多村子还有村墙。

    这也是自南北朝时延续下来的,有些类似邬堡一样的自保能力。

     村门口,一个老头站在门口,大家都叫他根叔,是个残疾,一条腿瘸的。

    据说隋时也是个府兵,后来连年征战,不堪其苦,就自残以逃兵役。

    如今村里安排他守村门,晚上打更,给他些钱粮,也算是照顾他一个孤老。

     “铁枪回来了,钱粮都装了三大车,赏赐很丰啊。

    ”根叔撑着根拐杖站在门口,看着大家拉着三大车钱粮回来,也很高兴的上前打招呼。

     “根叔,铁枪哥现在是队副,还授了武骑尉的勋官呢,是上官了。

    ”柯山笑着道。

     “啊,那真是恭喜铁枪了。

    ” 老爹从车上拿了一小袋粮食和一块布递给根叔。

     “这是一斗粟米和三尺布,根叔拿家去。

    ” “这可使不得。

    ” “跟我还客气个啥。

    ”老爹把东西放到根叔怀里,“明个我摆宴,正式收三郎为子,到时根叔过来喝两杯。

    ” 根叔千恩万谢的收下了。

     柯七娘在一边对张超道,“你爹就是心肠好,村里孤儿寡母的都非常照顾,经常送粮送柴。

    ” 张超微微一笑,放低声音对她道,“七娘也正是因为老爹心地善良才能看上他吧。

    ” “说啥呢。

    ”七娘脸上飞红,扭头走一边去了。

     进了村子,各人各回各家。

     七娘也避嫌先回了自己娘家。

     十二石粟米,留了点在七娘面馆,又给了根叔一斗,还剩下十石都运回了家里。

    老爹和张超把这千斤粟米都搬进了家,窑洞很小,最后粮食都堆到了床边,垒起了一个小粮堆。

     望着这堆粟米袋子,老爹非常欣慰。

     盛世古董乱世黄金,在动荡不安的年月里,粮食比黄金还金贵。

     老爹名下原有三十亩地,但因为常出征在外,因此老爹并不自己耕种,而是给村里其它人耕种,老爹再收些租子。

    租子收的不算高,是按两成来收,约定每亩每年收两斗粟,这是按照亩年产一石收的。

     这个数字是比较公正的,两成的租则较低,也是老爹心善。

     老爹三十亩地,一年收租可得六石粟。

    因为老爹是府兵,是免赋税的,因此这六石粟不必再上交朝廷,全属于自己。

    原来老爹就一人,这些粮食是足够的。

    不过老爹经常接济孤寡,遇到年成不好,还会降低些租子,因此老爹生活也一直都过的清贫。

     “老爹,咱们家太小了,现在家里有粮也有钱了,我看咱们趁着冬日里闲,正好请人再箍两孔窖,再平整个大点的院子,顺便再打口井在院里,以后生活也方便。

    ”小小窑洞里放下千多斤粮,一下子就满满当当了。

     “也好咧,听你的。

    ”老爹倒是从谏如流。

     从军府回来,老爹的装备大多留在了车骑府。

    头盔、铠甲等多留在府库内,带回家的只有弓和横刀,还有他的铁枪。

    这是为了日常在家能够训练。

     “过两天我请媒人过来,你想要找啥样的女娃就跟媒人说,你也二十一了,村里这年纪的娃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