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关灯
人全都到齐了。

     他一进门,立刻被四十六道目光齐刷刷地盯上。

     这些眼神就像是期盼代表司法公正的女神「忒弥斯」速速降世,丝毫没考虑到麦考夫的性别不合适。

     这会,外交部事务官们都很清楚自己背上了投弹嫌疑。

     将近一个半小时,大家绞尽脑汁自证、旁证、互证清白,只求说明与爆炸没有一便士的关系。

     当勘查现场的麦考夫进门,最希望从他嘴里听到一句让真相大白的调查结论。

     麦考夫将初步调查报告交给克莱长官。

     “投弹的机关再精妙,也不能违背物学原。

    通过机械动能让内部结构形成倒计时的转动效果,而盒子能储备的能量也是有限的。

    ” 类比给八音盒上发条,播放音乐的时长是有限。

     爆炸倒计时的装置大小被限定在一个运输盒的尺寸内,本身能转化与储备的机械动能也就有限。

     麦考夫给出推测,“一旦启动装置,预估四十五分钟后会爆炸,最长不会超过一小时。

    ” 这句话成功点燃会议室众人兴奋与庆幸的情绪。

     “哈哈,我就知道福尔摩斯会还我们清白!” “太好了!不超一个小时太好了!” “我就说,我们都是安分守法的好人。

    怎么可能去搞炸电报线路,这不是砸自己的饭碗吗!” 一些情绪外露的事务官们已经欢呼出来。

     之前相互举证的环节中,二楼分拣室的钥匙保管者查普不得不自爆了早退问题。

     白厅规定事务官们17:00下班,查普需在下班前反锁分拣室的房门。

     在他的实际工作中,包括今天在内,却是隔三差五地提前下班。

     反正不急着拆盒,大家默认等到第二天上班再记录讯息,基本16:00后都不进分拣室。

     今天,查普大约16:20反锁分拣室的门,16:30就拎包走人。

     门口的签出登记不是问题,让相熟的同事帮着代签一下就行。

     17:55爆炸发生,最迟机关盒需在16:55被放到分拣室。

     分拣室门窗无损坏痕迹,有钥匙的人又早就离开了,内鬼投弹的可能性骤减。

     是不是有谁偷配钥匙?或是以高技术开锁? 基本也能排除这两种可能。

    从16:50到17:15是下班高峰期,多数人准备或正在离开办公楼的路上。

     分拣室不在犄角旮旯,是在楼梯口附近的显眼位置。

     人群容易看到分拣室门口的情形,今天没发现谁鬼鬼祟祟地出没。

     由这推测,炸弹更可能是通过气动管道进入分拣室。

     克莱长官看向麦考夫,“你怎么看?” 麦考夫说得果断,“我认为在场的所有人都不会亲手搓出一个炸弹盒。

    ” 众人听了无不感动,果然是麦考夫大好人明辨是非聪明绝顶福尔摩斯。

     别看麦考夫平时喜欢安静,从不与大家一起在电报线上闲聊各种绯闻,但到了关键时刻就成了力挽狂澜的英雄。

     麦考夫微笑,有的实话很伤人,他的回答其实与同事情谊毫无关系。

     在推演出炸弹装置的设计图时,基本排除了外交部同事们亲自制弹。

    是出于客观到不能客观的原因,因为这些人的能力不行。

     以三年来对众人的了解,有一个算一个包括克莱长官在内,都没脑子能搞出复杂的机械装置。

     非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在场的谁嫌疑最大? 麦考夫只能提名一个人——他本人。

     绕了一圈,嫌疑人竟是我自己,还能不能更滑稽。

     不过,请注意他语言的严密性。

     无法亲手制作与不找人合作是两码事,他的回答没一个字保证不明嫌犯没有同伙。

     克莱长官快速阅览了麦考夫的初步调查结论。

     目前可以大致排除有内鬼,但同时确定一件事,白厅内部办公的一些细节被无意中泄露出去了。

     麦考夫在报告中提到一个疑点。

     17:55,选择这个时间引爆,是不是不明嫌犯故意等大家全都下班了? 是投弹者不愿伤人,还是第一次作案不够熟练,要预留足够时间逃走? 在下班后发生爆炸,从案发到召回事务官开展调查至少有两小时的时间差,能让不明嫌犯更顺利地脱身。

     克莱长官看向众人,“今天先到这里,诸位回家后再仔细想想是否接触过任何可疑人或事。

    你们提供线索是给自己帮忙,早日找到真相对谁都好。

     我的本事是有限的。

    案子拖得久了,就不再是今天这样部门内自检,内阁肯定会插手。

    到时候,谁都别想好过。

    ” 瞎说什么大实话。

     事务官们在沉闷的气氛中打道回府。

     麦考夫是最后一个走的。

     他被克莱长官塞了一箱“口供”,是同事们之前的自述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