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关灯
县衙里出了公告,工房要修建城里的设施。

     杜衡今年的公务不算多,一头扎进了工房和工匠老师傅一起商量画建设的图纸。

     出了图纸后,县里便风风火火的把事情办了起来。

     开年后的几个月时间里,县城的工房领着施工队敲敲打打,知县老爷亲自监工大半的日子都在建地上,工程的进度很是迅速。

     原定是要七月份才完工的建设,五月底就在收尾了。

     杜衡想着看来下半年是能闲散着过时,府城连夜传来了一道紧急的公函。

     “扫帚好生扫扫,虽是茅房,但也得保持洁净才行。

    过两日一切就绪就能试着用了,届时把以前专门收倒夜香的人请来做维护和打扫。

    ” 杜衡正在领着工人收拾建造留下的杂物,江岂急匆匆的从外头跑了进来:“大人,有公函!” “慌慌忙忙的作甚,茅房里呢,慢着些跑!” 杜衡抓了人一把,只怕是跑的太急把人撞到了厕槽里。

     姜岂连忙把公函双手呈递了上去。

     杜衡凝起眉头,他擦了擦手一边接过公函一边道:“这头都要收拾好了,回去再处理公函便是,何需这般着急送到此处来。

    ” “是府城加急刚刚送来的,官差说不必要立即交到大人手上,小人这才赶紧给大人带了过来。

    ” 回话间,杜衡已经把公函打开,扫眼之间,他呼吸一凝合上了公函。

     “大人,可是出了什么事儿?” 江岂少有见到杜衡如此凝重的神色,周遭的诸人也下意识的屏住了呼吸。

     “回县衙去!前衙所有主事人都回去,江岂,你立即通知所有人到二堂参加集议。

    ” 临近午时,衙门里才处理完公务方才捧到茶杯,松散着身子挂在椅子上预备等着下衙吃午饭的官吏,屁股在椅子上还没坐稳就见着县太爷步子带风的从外头回来了。

     伴随着江岂从这房办事处蹿到那个部门的喊立马去二堂,官吏们吓得手一抖,险些把茶给泼了出去。

     “我也就是刚才闲坐下说吃杯茶,天儿又热了,县太爷当不会那么大火气吧!” “可是建地上出了甚么篓子?不应该啊,县太爷时时都有去指挥,这都做收尾了。

    ” 官吏急急往二堂赶去的功夫里,咬着耳朵交换消息究竟是出了什么事。

     “可都到了?” 二堂里鸦雀无声,江岂唱完名后前去同杜衡回禀:“大人,除了个把下乡的,人都已经到齐了。

    ” 杜衡应了一声,转身同众人道:“眼看着到饭点了,若非事出紧急,本官定然也不会耽搁大伙儿用饭的时间。

    ” 他也没过多废话,拿起了公函:“府城方才送到县衙里的公函,陛下南巡已然定下,朝廷定了三条路线,其中两条线都把秋阳县规划进了经行点。

    知府大人的意思是让县里做好准备,以待陛下南巡。

    ” 此话一出,堂下哗然。

     地方县城上的官吏无非都是些芝麻小喽啰,见过的大官儿无非就是每年考课或者是几年一回的公务下巡时,州府的官员和京城下来的人,且也不是人人都有机会瞻仰,多数都是县太爷与之接洽。

     此次皇帝要南巡,竟然有可能经行秋阳县,届时必然满县到城门口跪接。

     倘若能够瞻仰天颜,别说是平民老百姓,就是寻常官吏也可以吹嘘一辈子。

     虽公函中并未提及皇帝一定会从秋阳县经过,可秋阳县是京城前去苏杭的必经路线,除非是绕路走小偏道,否则秋阳县就是陛下稳妥的经行县城。

     五月底的临近午时的天气本就有些燥热,而下得到这么个消息,无疑是直接将人燎了起来。

     “陛下南巡途径秋阳县,那可是全县的荣耀!势必得给陛下留个好印象才是。

    ” “是啊,秋阳县百余载,何曾有过此番荣誉。

    ” “县里得把县役都带上,把县街起码冲洗个三遍,可不能叫京城的人过来看笑话。

    ” “还有县衙也得整修一二,墙皮脱落,刑房的屋顶都有些漏水了,实在是不雅观。

    ” 堂中像是炸开了锅,议论纷纷都在盘算着如何迎接皇帝,原还觉得自己县城样样都开始好起来了,而下一听皇帝可能经行,顿时便甚么都上不得台面了。

     杜衡看诸人七嘴八舌讨论的面红耳赤,由着他们热议了须臾才拍了拍惊堂木:“肃静,肃静!” “本官知晓大家心中激动,虽说事无完全,但陛下有可能经行秋阳县,哪怕只是从县里路过,但大家也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应对。

    ” “趁着还有些时间,县里抓紧时间该整则整,该修则修。

    诸位有甚么想法的都在下衙以前给书写好提交上来。

    ” “是!” 上头给出的消息皇帝南巡地五月初出发的,朝廷低调,并未曾大张旗鼓天下昭告,而是快到地方前才给出消息陛下会亲临,如此一来既是避免过早的暴露皇帝的行踪徒增危险,二来皇帝既然会出巡,那便是想能看到些民生民情,而非提前一切都已经安排妥当的“太平盛世。

    ” 杜衡算了算时间,皇帝出巡势必带着大批队伍,且又不赶着抵达目的地,南巡的目的地其实并非全然是苏杭,而是路上的每一个府县。

     如此算来,从京城到秋阳县,若是快的话也是六月底了,慢的话正赶上秋阳县秋收。

     也就是说还有一两个月的时间能做些准备,大的动静这点时间是搞不出来了,政绩也历来不是一日之功,别说是田地农桑,就是建造点什么也不是短时间能搞好的。

     常言道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这临时也管不了什么大作用。

     不过皇帝经临说着只是经过,但实则分量和可官员考课还重的多。

     考课官即便是再不满地方官员的作为,那也只能记上一笔回京在行复命,然则皇帝却是天下之主,那可是当即就能罢免贬斥一个官员的。

     且皇帝南巡的时间也选的很微妙,正是地方上五年大选这一年,地方官员心头如何会没有些数。

     杜衡想着接见最大领导,虽是旁的他已经来不及办了,可简单的准备还是没问题。

     不单是为了应付,也是表现对皇帝的敬重。

     杜衡先行将上半年修建的公共设施查检完工,紧着将修筑的队伍安排下去,把县里的破屋烂顶,折损城墙,各处修修补补。

     修补以后不单能让上头看着好看些,再者迟早都是要维修的,不过是把事情提前办而已。

     县衙班子里的一众官吏,从未像此次的公务一般齐心过,各项事宜的效率是前所未有的高。

     杜衡拉短时间,提前启用了修建的公共设施。

     派遣了礼房的干员每日进行宣讲,又让县巡检官兵日夜巡逻对还在随地大小便的人员牲口进行罚款处理,不过半个月的时间,县里就大变了样子。

     原到了夏季县中被太阳暴晒而四处飘散的粪臭尿骚味不见了,夜里走路也不会在小巷子里撞见光着屁股蹲在暗处的人,解决了这一大麻烦,外加重新修补粉刷了县建筑,一时间秋阳县焕然一新,干净整洁的都让人有些晃神。

     七月初的夜里下了场雨,入夜时沉闷的很,天压的很低,待到黑尽了,忽而几声浅淡的雷声,紧接着便砸下来了急促的雨点子,接着就电闪雷鸣起来。

     夏时的疾风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