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关灯
身为摄影师,陆祁安又觉得拥有这样优越长相的两个人,见一面再考虑也可以。

     许应从他的语气当中品出来一点傲气,觉得对方大概是想含蓄地表达:不是什么人都值得他拍。

     许老师顿时就感觉到压力上来了,有种被摄影师当场面试的感觉。

     傅朝年却只是笑了下,说:“知道的,我们看到过你的作品。

    ” 他和许应最开始是被网站上的一张获奖照片吸引来的,主要是许老师看一眼就喜欢上了,那他们总得争取争取。

     那张获奖照片拍的就是人,是一位穿着白衬衫、正在画画的少年。

     少年在窗外透进来的阳光下,一手拿着调色盘,一手拿着画笔,白衬衫沾了一点颜料,而他眼神纯粹,正安安静静地看着镜头。

     许应看到的时候这张照片的真的心惊了一下。

     以前他只是听过“摄影是有生命和灵魂的”这种说法,但是因为平时接触的少,很难发现。

     这回还是许应第一次如此直观地通过一张照片,感受到了情感的流动,哪怕还有些青涩,但却是真的具有磅礴的生命力。

     许应当时看到照片的时候,第一感受是很美好。

     他觉得拍照的人一定很欣赏照片里的少年,否则不会把少年拍得那么透彻美好,又那么的小心翼翼,传递出来的情感像一颗萌芽的种子。

     这张照片的作者就是陆祁安。

     先不猜测陆祁安和照片里那位少年的关系,起码这能证明陆祁安是可以拍好人物的,他拥有很高的摄影水平。

     许应觉得自己和傅朝年既然要拍照,那就得好好拍。

     傅朝年把自己提前保存下来的那张照片找出来,手机放到桌面上,笑了下说:“我爱人和我都很喜欢你的摄影风格。

    ” 干净,自然,美好。

     陆祁安低下头,他的目光有些复杂而留恋地停在少年的脸上,过了好几秒才再度抬起头,看着他们说:“我需要几天时间考虑一下。

    ” 许应点头:“好,静候佳音。

    ” 许应和傅朝年来都来了,自然有势在必得的决心。

     艺术没有标准,多半要看内心感觉和是否投缘,许应就觉得陆祁安能把他们拍好。

     他们也没回去,找到了农场主沟通,然后就直接在这里住了下来,房间就在陆祁安隔壁。

     白天陆祁安拍照的时候,许应和傅朝年就跟在一个不近不远的距离仔细观摩,偶尔还能搭把手。

     许应自己也带了相机,也会和傅律师给彼此随便拍几张。

     农场的自然风景很好,但他们拍的就是没那么出片。

     许应对自己和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