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关灯
皇子以师生之礼敬你,假以时日,必有你佐政事、定国策、宰执天下的那天。

    ”贵妃的声调四平八稳,喜怒难辨,“宋希仁,时至今日,本宫待你不薄吧?” 宋希仁深深俯首,“贵妃知遇之恩,臣铭感五内。

    ” “是吗?”贵妃轻轻一哂,“可本宫怎么瞧着,宋大人在御前站稳了脚跟,便有了自己的想法,不太听本宫的话了。

    ” 先前太子那件事没办好,历经两三个月,费尽九曲十八弯的波折,好容易神不知鬼不觉在万年县埋下颗雷,最后却一记闷响,雷声不大,雨点也小,不了了之了。

    宋希仁今日进南熏殿,早就做好准备,知道孙贵妃势必会敲打他一番,所以并不慌张,只是态度谦卑地告罪。

     “贵妃娘娘明鉴,臣一心效忠娘娘,娘娘的话,便是臣的金科玉律。

    臣办事不利,让娘娘失望了,是臣的罪过,如今唯请贵妃娘娘再给臣一次机会,徐徐图之,臣一定将事情办好。

    ” 贵妃不置可否,哦了声问:“右仆射家的女郎,与你有旧,本宫以为你拿捏她易如反掌,怎么却失手了?难道不是你于心不忍,对她渐生怜爱吗?” 宋希仁眉头一跳,腰弯得更低了,坚定地说不,“臣与王妃不过因右仆射的缘故,曾经见过几面,谈不上有旧。

    如今王妃名分已定,而臣心中只有大业,更不会有多余的想法。

    ” 这一番剖白,并没有说服孙贵妃,只惹得她一声嗤笑,“男人呵......”轻蔑地摇摇头,又说,“听闻宋大人还没有定亲,既然心中没有人,不如本宫替你牵个线。

    本宫有一位娘家侄女,年芳二八,上月随家中命妇进宫来请安,本宫瞧她生得好,品性也徵静,宋大人若有意,下回宫中赐宴,本宫安排你们见上一见。

     宋希仁略一怔,孙家门第虽不高,但出了位宠妃,如今还握有二皇子这张王牌,一家子水涨船高,待嫁的女郎有的是攀高门的底气,断不至于要来同他结亲。

     于是沉声道不妥,“贵妃娘娘垂爱,臣万分感沛,但臣不敢受。

    娘娘试想,一旦臣与府上有了姻亲,便会被视为二殿下的外戚,臣往后所行所言,皆会被打上烙印。

    陛下疑臣事小,不能助二殿下一臂之力,于臣而言实为憾事。

    ” 他拒绝,也在意料之中。

    孙贵妃似笑非笑,“宋大人担心陛下疑你,就不担心本宫疑你?” 宋希仁说:“贵妃娘娘圣眷正隆,臣依附娘娘,才有好前程。

    人心会变,利益却不会,臣不担心。

    ” 有些人天生就适合搞权谋,钻营投机也说得磊落、行得坦荡,心意坚定,不为外力所动。

    孙贵妃虽然早有夺嫡之心,却也不是什么人都会收入麾下的,当初宋希仁送上门,一个无权无势的小官,身上有股罕见的劲头,写一手漂亮的策论,却只想不顾一切往上爬。

    伴驾多年的敏锐直觉告诉孙贵妃,宋希仁所求绝不止是位高权重、功成名就这么简单,他对付太子,一定有更切身的缘由,但他不会说,孙贵妃也暂且当不知道。

     宋希仁于她还有大用处,敲打完了,依旧要哄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