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关灯
小
中
大
鸣无声地把评价咽回去,这种学生每年都有不少,狭窄的生活圈和肤浅阅历,使他们的叙述空洞又无聊,观众看了这样的作品,除了一声“哦”,再也产生不了更多感触。
路铮鸣听完她的讲述,把照片翻过去,向旁边学生要了支笔,开始在相纸背面写那个女生的名字:“同样是自恋,抱歉,是‘自我’,你可以把这种行为提纯,极端一点。
画照片是古典工作室干的事,我这儿允许书法。
你这样做出来,保证每个走出美术馆的人,都能记住你的名字。
” 女生瞪着那张写满自己名字的相纸:“这也可以吗?” 路铮鸣点头:“只要你敢,没什么不可以。
” “老师,看看我的。
”一个男生递上小稿。
路铮鸣又头晕了。
和早上的低血糖不同,这种晕是心理层面的,他不反对学生创作中的色情倾向,但这幅《众妙之门》还是让他有种想后退的欲望对他来说,“众妙之门”绝不是女性的阴道。
那些迷幻的色彩横陈的肉体,构成了一种流动的秩序,路铮鸣虽然抵触,却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这是真正的情欲之河,远比尹焰那些冷淡的女人体更性感。
他尴尬又克制地表达了赞许。
“老师,其实我不喜欢这些,我只是想卖钱。
”男生的话比作品更赤裸,“我想和你一样。
” 路铮鸣只剩下尴尬。
再看那幅刚才还觉得不错的画,顿时觉得无聊,一切值得称道的亮点,都成了精心设计的圈套,以一种艺术的方式,套取全然无关的东西。
某种程度上,艺术就是一种骗术,动人之处在于形式,而不是内核。
一旦识破艺术家的骗术,形式的魅惑也就失去了魔力,进而暴露出一个残酷的事实艺术家的思想并不比普通人深刻。
“我不懂市场,”路铮鸣把思绪拉回课堂,“那不是我的工作。
” 每年都有这样的学生,只是这位格外直白。
有时,他也会根据学生的诉求,提示一点商业套路,但总的来说,他对艺术品市场的运作了解得不细。
这些年,路铮鸣歪打正着地赚了些钱,也不是通过取悦市场,到底是因为什么,他自己也不清楚。
几年前,他的作品第一次上拍卖时,尹焰曾说过他很幸运。
那时路铮
路铮鸣听完她的讲述,把照片翻过去,向旁边学生要了支笔,开始在相纸背面写那个女生的名字:“同样是自恋,抱歉,是‘自我’,你可以把这种行为提纯,极端一点。
画照片是古典工作室干的事,我这儿允许书法。
你这样做出来,保证每个走出美术馆的人,都能记住你的名字。
” 女生瞪着那张写满自己名字的相纸:“这也可以吗?” 路铮鸣点头:“只要你敢,没什么不可以。
” “老师,看看我的。
”一个男生递上小稿。
路铮鸣又头晕了。
和早上的低血糖不同,这种晕是心理层面的,他不反对学生创作中的色情倾向,但这幅《众妙之门》还是让他有种想后退的欲望对他来说,“众妙之门”绝不是女性的阴道。
那些迷幻的色彩横陈的肉体,构成了一种流动的秩序,路铮鸣虽然抵触,却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这是真正的情欲之河,远比尹焰那些冷淡的女人体更性感。
他尴尬又克制地表达了赞许。
“老师,其实我不喜欢这些,我只是想卖钱。
”男生的话比作品更赤裸,“我想和你一样。
” 路铮鸣只剩下尴尬。
再看那幅刚才还觉得不错的画,顿时觉得无聊,一切值得称道的亮点,都成了精心设计的圈套,以一种艺术的方式,套取全然无关的东西。
某种程度上,艺术就是一种骗术,动人之处在于形式,而不是内核。
一旦识破艺术家的骗术,形式的魅惑也就失去了魔力,进而暴露出一个残酷的事实艺术家的思想并不比普通人深刻。
“我不懂市场,”路铮鸣把思绪拉回课堂,“那不是我的工作。
” 每年都有这样的学生,只是这位格外直白。
有时,他也会根据学生的诉求,提示一点商业套路,但总的来说,他对艺术品市场的运作了解得不细。
这些年,路铮鸣歪打正着地赚了些钱,也不是通过取悦市场,到底是因为什么,他自己也不清楚。
几年前,他的作品第一次上拍卖时,尹焰曾说过他很幸运。
那时路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