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关灯
瓣儿,跟把骰子似的。

    ” “多长时间能好?”段立轩这口水终究没喝,放下了杯子,“是不是得个十天半拉月?” “十天半拉月??”周大筋惊讶于他的乐观,惊奇地摇着食指,“没半年你都拎不了东西!” 段立轩差点从床上弹起来:“半年??!” “你这是扭转加折弯,伴随神经损伤。

    ”涉及专业领域,周大筋也开始讲经,“这个伤康复也麻烦。

    后续得不停地掰胳膊,把关节角度练大。

    练少了呢,关节黏连僵化;练猛了呢,容易得创伤性关节炎。

    不好整啊。

    ” 段立轩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前倾着脖子:“能恢复利索不?” “够呛。

    ”周大筋面色遗憾地摇头,“别说恢复利索。

    要练不好,这辈子胳膊都伸不直了,跟个鸡爪子似的兜着。

    ” 段立轩呆愣了半天,恨恨地低骂:“操!!” 周大筋很识趣地没问前因后果,只是讲着预后:“你也别太担心。

    要恢复不理想,让小陈从别地儿找几根没用的(神经),摘过来给你接上。

    ”说罢还感慨了一句,“我看他跟你俩可真上心。

    刚才搁麻醉科门口这顿磨叽,说开颅都没吐,钉俩钢板吐成这样。

    ” “你跟他熟?” “不熟。

    但这是我们院里名人儿。

    原来搁部委级别大三甲干,不知道为啥回这小地方。

    现在院里当宝贝供呢,前俩月出事都没咋追责。

    ”周大筋往椅背上一仰,“哎呀,人家名校博士,会搞科研,说不定明年就升副高了。

    不像我们这些老登子。

    学历不行,干半辈子也就这样儿了。

    ” 周大筋的话有点酸,但酸得并非没有来由。

     医院是一个等级森严的地方,每一级的晋升都漫长而艰辛。

    讽刺的是,比起治好多少病人,更重要的有多少学术成果。

    只要会写文章,尤其会写SCI文章,那么不但可以顺利晋级到副主任医师,也很快会升到主任医师。

     陈熙南的父亲是编辑,他也继承了一部分笔杆子基因。

    从17岁开始,共发表过13篇SCI,8篇中文核心期刊,参著2本。

    去年回到本市神经科最有名的二院,甫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