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关灯
    “阿母,儿无大碍。

    ” 南康公主犹不放心,几番询问医者,得后者担保,又提心查清桓容被人暗害之事,这才起身离开。

     “如有事,立即遣人来报。

    ” “诺。

    ” 仆从分毫不敢大意,一名童子守在榻前,数人守在外室,房门前更是立了数名健仆。

    医者直接不许走,留在侧室休息。

     “劳烦。

    ” 健仆皆是南府军出身,曾随桓温北伐,通身的煞气,医者哪敢说个“不”字。

     诸事安排妥当,天已大亮。

     童子燃起香料,驱散室内的药味。

     桓容斜躺在榻上,捏了捏眉心,继而摊开掌心,翻看手背,眉间皱起川字。

     这是男子的手? 趁童子不注意,小心掀开锦被,确定零部件不缺,勉强松了口气。

     世事千奇百怪,万万没料到,自己也会遇上。

     既没遭遇天灾,也没遇上人祸,他不过是连续加班,睡得稍晚了些,压根没想到,睁眼就发现身在异处----或者异时空? 起初以为是做梦,强迫自己睡过去,醒来就能恢复正常。

     哪里料到,再度睁眼,场景依旧未换。

     木榻高屏,香鼎玉瓶,桌旁摆的不是木凳,而是青色蒲团。

     右衽长衫的古人,守在榻边的雍容贵妇…… 桓容闭上双眼,头痛欲裂,脑海中更多出一段记忆。

     太和三年,皇姓司马。

     不熟悉历史,或许不清楚太和是哪个皇帝的年号。

    但从秦汉以后,皇帝复姓司马的只有两晋。

     西晋奢靡,东晋偏安。

     五胡乱华,汉族遭逢大难。

     想起这段历史,桓容眉间皱得更紧。

     未知现下是西晋还是东晋? 恍惚中,听有人提及桓大司马,公主殿下。

    结合脑中的记忆,眼前匆匆闪过会稽郡多名大儒。

     一个念头闪过,桓容睁开双眼,呆滞的看向帐顶。

     不是吧? 不是他想的那样吧? “郎君哪里不适?” 见桓容面色不对,小童立即上前询问。

     “我问你,我父现在何处?” 小童觉得奇怪,倒也老实回道:“郎君刚自会稽返还,恐还不知,郎主上表辞录尚书事,遥领扬州牧,移镇姑孰,现在赭圻驻军。

    ” 姑孰,赭圻? “我父身边可有参军名为郗超?” “回郎君,确有。

    ” 呆愣两秒,桓容倒回榻上。

     他不了解东晋,却对“入幕之宾”的典故耳熟能详。

    加上脑中记忆,当真是想否认都不成。

     他爹不是旁人,正是赫赫有名的东晋权臣桓温。

    那位三次北伐,一次废帝,与慕容垂、苻坚交锋,和谢安、王坦之掰腕子,随时准备造反,从来没能成功的猛人! “郎君?” “没事。

    ” 桓容闭上双眼,慢慢开始回想。

     据有限的知识,桓温死后,几个儿子似乎没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