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关灯
    还有更不公平的一点,查了资料才知道为什么古人那么喜欢考科举去做官。

    律中还规定了“八议”,即,贵族、官僚、有功之臣、受国家封赏的等等人士,如果他们触犯了国家法律构成犯罪的,司法机关不得按正常程序审判,必须“皆先奏请,议其所犯”。

    所谓“奏请”,即将他们所犯罪行上报皇帝,请皇帝裁决。

    皇帝一般会根据他们的地位、身份、以及过去对朝廷建立功业的大小,给予免除或减轻处罚。

    ——呜,看来这对苦命的小夫妻最后命运如何,还要看那位唐太宗的了。

    (嘿嘿,其实最终要看偶的脸色啦……) 正文序两个女人的八卦 贞观八年秋 七月,辛丑,段志玄击吐谷浑,破之,追奔八百馀里,去青海三十馀里,吐谷浑驱牧马而遁。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四 ———————————————————— 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秋 天下初定,人心渐安,市井日见繁华。

    位于蜀岗之上的扬州城那原本还算宽阔的街道便在这样的好市景下,显得日渐狭窄且拥挤起来。

     不知从何时起,城中的大户们开始流行在城外买地造屋。

    渐渐地,这上城里容不下的商户们也跟着迁出城去。

    不知不觉中,在蜀岗之下竟然大有形成另一座新城之势。

    于是,当地人便管这上城叫“衙城”,下城称为“罗城”。

     *** 这日正逢集市,罗城内人头攒动。

     四方的乡民照例都乘着这个机会,将自家生产的一些小物件拿到集市上来叫卖,以便换几个钱来贴补家用。

     一个看上去愣头愣脑的小青年便担着一担堆得几乎看不见前方道路的篓筐,在人群中挤来挤去。

    被那担篓筐撞到的人纷纷抱怨着避到一边,也有急性的冲着小青年的背影叫骂几句。

    在一片叫骂声中,声调最高昂的是一位中年妇人。

     “你个棺材瓤子乡巴佬!”那个四十多岁的妇人叉着腰,冲着已经消失在人群中的小伙子叫骂着。

    “不晓得怎么死的!出门没带眼睛呀……” 那妇人正骂得起劲,却只听头顶一个声音笑道:“哟喂,这不是花大娘嘛,怎么这么大的火气唦?” 花大娘听见呼唤,连忙抬起头来。

    这才注意到,她正站在老主顾馥春记胭脂铺的楼下。

    掌柜新娶的娘子正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