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远远风(15)

关灯
没再回复,好与不好都没有。

     只是二十四这天,汪盐和家里打电话,听妈妈那头的口吻,晚上去孙家吃饭。

     施惠打了两发电话,又说派车子来接,陈茵难推拒,只得答应下来。

     汪盐料到今晚的阵仗不会小,孙开祥大半辈子下来,生意场上或知交或对手,都晓得孙家的底气和重量,陡然间听说老爷子病了,又在B城养了半年才回来,这上门探望的,不说把门槛踏平也差不离的。

    不然,孙施惠不会把这还人情的世故当桩交易在做,这其中有老爷子在拉拢和温故人脉,也有小孙接棒以来的自我根基要巩固。

     总之,人情世故阡陌交通的一场中国式喜宴交际局。

     汪盐没有让父母不去,当然,也不鼓励他们去。

    通话结束前,只叮嘱妈妈,他们家办事一向人多口杂的,你们只管吃自己的席,散了就早点回去,看着爸爸,让他少喝酒。

     陈茵只当盐盐要说什么的,回她,我们难不成还不懂这个理,不是施惠一味地喊,还不高兴去呢。

     他们多大的生意多高的台面,我们又不去乱凑热闹就是了。

     汪盐在那头情绪不高的样子,只略微地嗯了声,挂了电话。

     * 孙施惠晚上六点一刻到的家,衣服都没来得及换,就先到前院的一个开间里看家宴布置的情况。

     孙开祥当年翻修乡下这套宅院的时候,特地分外多买了一处地皮,这才把前院开垦出这单独地方,留着就是有事宴客用的。

     老人老思想,那时候办个红白事还都是家宴的多。

    现在早不时兴了,只是头些年,孙开祥在家里请客,还都是把相中的厨房师傅约过来。

     嘴巴刁的那些个老伙计老江湖,也就贪图这样的新鲜,在家里院墙内吃这难得的功夫江湖菜,也是一种赏心悦目,宾至如归。

     这才,上回在孙家,孙施惠代表爷爷,说等诸位腾出空来,再在家里摆几桌,答谢社会各路人士对爷爷对自己的惦记与挂怀。

     说是几桌,恁是这处前厅,二十桌都装不下要请的人。

    又是年关,一个人头,你放张请柬去也是阖府统请。

     前厅这里是二十桌,孙开祥和孙施惠的院子里,再辟出个七八桌,一些要紧的社会人士、联络密的头目客户、厂商加上本家亲戚,七七八八,这才勉强兜底。

     孙施惠特地拿了两条烟过来与厨房师傅打招呼,说晚上无论如何辛苦了,他作为东家,只提两点:菜品质量要把关;人员传菜务必整洁速度。

     罗师傅给孙家做这样的外援厨房十好多年了,对于孙施惠自然也不陌生,饶是这小孙两条烟上千块,老罗在他眼里也看不出多亲昵的影子,只当这小少爷来战前巡视的。

     收了他的烟,自然得奉承溜须几句,“这老爷子还个席就这么多人,施惠你结婚,家里怕是坐不下了吧。

    ” 家里原先的中式厨房,门廊外头,整个院子全支轻钢龙骨的帐篷架子,几十大平的地方,才勉强作了后台厨房。

     里里外外鼓风机的声音鼓噪得很,孙施惠可有可无地听去罗师傅的揶揄,同孙津明一起往外走的时候,拿他襟前的领带遮闻得见的油烟,客套回去,“坐不坐得下,我都还是请你罗老师掌厨的。

    你放心。

    ” 二孙都走出厨房外头了,孙津明才取笑施惠,“你这老婆影子都还没呢,厨房师傅都约好了啊!” 有人厚颜无耻,“嗯,有备无患。

    ” 二人再一起往内院里走,孙施惠想起什么,“琅华的那些朋友怎么说?你和她敲个请客的人数吧,这个二百五,几天了都没回我消息。

    ” 孙津明拨正腕表,“我下午打电话给她,不知道猫在哪里,还没醒呢。

    说是不到一桌的人数。

    ” “那就留一桌给她。

    ”照孙施惠的性子,就把这一桌安到她院子里去。

     孙津明提醒他,“你这个姑姑是个什么脾气,你比我清楚,她那么个讲究的人,才不肯那些个油渍麻花的在她屋里头。

    ” 况且,孙津明向来周到,“你也别折腾传菜的人了,琅华院子又要远好些。

    ” 是的,光这样中轴线上跑,今晚的宴席,孙施惠也还是心有不安。

    人多口杂,保不齐各家的孩子再闹腾些。

    办事的人总有这样的操劳,不到宾客散场,闹心就不算完。

     晚上七点,宴席正式开始。

     不是开始动筷子,而是开始接待各种姗姗来迟的人。

    时间观念在这种席面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孙施惠和孙津明,连同公司的两个秘书,分工明确,这才勉强半个小时安顿好大部分上门的宾客。

     孙施惠院子里拢共放了三桌,都是要紧的客商与工作上要频繁交道的社会人士;孙津明则负责亲友那头。

     汪敏行和陈茵到的时候,孙津明引着汪家父母到老爷子院子里。

     落座的位置也是孙家本家几个好交往的,其中就有孙津明的姐姐,秋红。

    秋红是孙津明继父的独生女儿,后来他母亲改嫁过来,秋红待津明也不错。

    姐弟俩和一般家庭手足一样。

     津明招呼汪盐父母坐下,“施惠今天要打点的人实在太多,他提前嘱咐过的,要老师和师母安心地在这里吃饭。

    ”再喊秋红,要他们一道坐,相互照应。

     炮仗放过,热菜上到第三道了,琅华和她的那些个好姐妹才最后来了。

     给她们预留的一桌,孙津明正好过来请她们过去。

     琅华今天穿着件黑色丝绒面的一字领长裙,外面罩着件羊绒大衣,冻得牙关打颤。

    听闻孙津明过来,带着些酒气地朝她说话,老小姐傲慢不领情,只问他,“我爸呢,施惠呢?” “在后面院里。

    二叔多少要应酬那些旧合作商几句。

    ” 琅华看着厅里最里头的一桌,不大乐意。

    身边的姐妹却嚷着饿,说闻到酒香还有红烧肉的味道了,她一时没辙,这才由着孙津明安排去里头落座了。

     坐下来,哪哪不如意。

    起身要往施惠院里去,孙津明拦住她,“那边今晚是正儿八经的应酬局,全是老头和已婚老男人,你应该没兴趣。

    ” 琅华听着眉头倒竖,“你怎么知道我没兴趣?” 孙津明没碰她,只指指她该坐的位置,“你有没有兴趣我或许不知道,但是,你这样贸然过去,打断了那头的会面节奏,我知道,二叔发火肯定不会轻。

    琅华,你也该体恤体恤你父亲的难处……” 话没说完,琅华狠狠朝孙津明剜一眼,嫌他啰嗦,“烦死了,上辈子是个和尚吧。

    ” 孙津明等这老小姐和她的闺蜜相谈甚欢时,才勉强离开这里,去照看前院情况。

     * 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