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关灯
    不以为然,甚至怀柔安抚,实则也早早派了心腹之臣安插入幽州,时刻盯着燕郡王的把柄。

     双方你来我往,暗中交锋,最终还是陛下一脉棋高一着,他薛衍误打误撞的弄了个复式记账法,查出幽州大营上下官员贪墨一事,等同于找了个刀柄递到许攸手上,于是许攸等人顺藤摸瓜查出燕郡王贪污军备倒卖战马之事,至于燕郡王倒卖战马是否真的想谋逆犯上…… 反正河北道行军总管的折子上肯定是这么说的。

    消息走漏后,性情本来就很彪悍的燕郡王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揭竿而起,投敌突厥。

    至于檄文中缘何把他薛衍骂了个狗血淋头---- 薛衍想到前些时日有官员将领想要结交他他装作听不懂不认识的事情,再结合许攸所言燕郡王之脾性,兴许这位郡王就是不满他“不识抬举”,所以也在檄文上痛骂他一回,权当给自己出气了。

     也就是说这燕郡王基本上就是被陛下给逼反的,但是朝廷不能这么说。

    燕郡王在檄文中所言谋反理由也是说陛下刻薄寡恩,挟天子篡权,他要给隐太子报仇,只不过顺带骂了他一嘴,于是满朝文武索性顺水推舟将这件事的由头安在了他薛衍的头上。

    毕竟---- 总不好说是陛下处心积虑把郡王给逼反了吧? 薛衍暗搓搓的编排了一会儿,忽又想到歪打正着的狗血桥段倒也新鲜,想必观众也都爱看。

     端坐在案几对面的许攸看着神色变来变去的薛衍,有些头疼的摇了摇头。

     这薛衍行事跳脱聪明伶俐,性子也不错。

    只可惜人有点儿傻,来历也讳莫如深。

    这样的人倘若真到了卫国公和平阳长公主跟前儿,究竟是好还是不好? 想到这里,许攸沉闷的吐了口气,开口劝道:“前头这事儿歪打正着也就罢了,行军总管已将请功的折子送往长安,你既然在燕郡王的檄文中打了名号儿,也是好事。

    想必这次陛下的封赏中也有你的名字。

    ” 薛衍闻言,嘻嘻道:“是么,那能封我个什么官儿做?” 许攸为之一噎,没好气的说道:“还封官呢。

    大褚的官员岂是这么容易做的。

    顶多赏赐你一些银钱罢了。

    ” 薛衍不以为然的撇了撇嘴,想了想,忍不住问道:“那我这回‘逼反’了燕郡王,陛下和朝廷会怎么做,该不会追究我的责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