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关灯
来。

     下晌何盏归衙,没碰见席泠,便叫来郑班头打听,才晓得席泠得罪了定安侯府的公子,被免了教谕之职。

     他心内十二分替席泠不平,急匆匆走到席泠家问,听席泠说了前因,在正屋外间气得直拍案: “好个定安侯府,倚势仗贵,横行欺人!我晓得他们家,世袭的爵位嘛,定安侯原是京师礼部尚书,卸任回南京,两个儿子如今在京师也是身居要职。

    哼,这才是真正的高门呢,随便一句话,就免了你的职,不得了啊。

    ” 何盏在屋里紧踱两步,陡地又拍案,“可我倒想去问问他们,这样诗书礼乐之家,如何教出这样的子孙?无礼求学不成,就公报私仇在后!” 席泠安坐椅上,早是心如死灰,格外坦然,“照心,多谢你为我不平,你的肝胆,席泠铭记在心。

    可你就算去问,只怕也不晓得定安侯府的门朝哪里开。

    ” 这样的门户,已不是何盏一个小小主簿、或像他父亲一个应天府推官能够得上的。

    何盏胸闷气短,却只得长吁一口气,落回椅上,黯然垂首,“那你如何打算呢?” “还回私塾教书。

    ”席泠摆出手,请他吃茶,笑意有些苦涩,“时有盛衰,木有枯荣,我也只好‘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①’了。

    ” 天近黄昏,斜阳下枯枝败叶,秋草荒凉,一切的屈辱与不甘,都被迫无奈地归为了恬静。

     夜来隐隐笙歌,一街之隔的秦淮河,席泠想也不必想,就知道必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①。

     他一向身居繁华南京,可自从席慕白死后,与他有关的,就只剩冷墙之外的箫娘。

    却恐怕,不多久的明天,她也要与他无关了。

     墙头碍月,将箫娘的影拽得瘦瘦斜斜,她穿着单薄丁香紫掩襟寝衣,底下是同色纱裤,半散着发,叫夜风拂得似像墙角不知名的野花,孤苦地抱着双臂,把席泠的房门叩响。

     顷刻席泠就开了门,从她第一回叩他的门,他开得是一遭比一遭快。

     可箫娘没察觉这些细微末节的变化,她更在意别的,譬如:“我有话问你,你实话告诉我听,是不是儒学里的教谕干不成了?” 门外早是香消翠减,西风骤寒,席泠掣着她胳膊将她拽进屋内,擎灯往卧房里去,“三更半夜不睡觉,就是问这个?” 箫娘跟在后头进屋,剥开满榻写满字的纸张,屁股落座,放开胳膊,瘦岩岩,愁浓眉淡,“你不也没睡?不要瞒我,下晌你与何小官人说话,我都听见了。

    ” “是,得罪了权贵,被免了职。

    ”席泠把灯搁在斑驳的炕桌上,同样穿着套月魄的寝衣裤,料子不如箫娘的好,是一般的苎麻。

     “得罪了谁?”箫娘眉目警惕。

     他把脸转来,牵强地笑笑,“定安侯虞家,是你想也不敢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