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关灯
补了一句,“几年前赵姑娘确是当日往返,也是最近一年才借宿寺中,但具体缘由,或许只有赵姑娘知道了。

    ” 见谢汐楼没有更多的问题,僧人告辞离开。

    谢汐楼歇息片刻后环绕四周,打量着房间。

     房间不大,一张床榻便占据了小半空间,窗前搁着一张软榻,另一侧角落立着古旧橱柜,然后便是房中的圆桌。

     谢汐楼未在房中多耽搁,抓起帷帽离开了厢房。

     二楼厢房外是绕院一周的檐廊,木质地面踩有咯吱咯吱的响声,外侧栏杆是最简朴的式样,栏杆下放着几根竹竿,不知是做什么用的。

    站在栏杆旁,一眼可望到院中的每个角落。

     近处银杏树桠上挂着翠绿的嫩叶,似折扇,坠满枝头。

    远处宝殿屋顶清晰可见,飞檐上的走兽尚能看轮廓。

    更远处群山层叠,山巅藏在稀薄云雾中,不见影踪。

     远山近景,交相呼应,千古画卷。

     引她来的僧人已不见了踪影,院中银杏树下的石桌旁有两个正在闲聊年轻人,估摸着也是借宿在寺中的修行者。

    其中一人书生打扮,正安静阅读手中书卷,另一人在一旁手舞足蹈比划着什么,面前放着几个鲁班锁样式的物件。

    他听到声响抬头望,瞧到谢汐楼,兴奋挥手:“新来的吧?在下步思文,兄台怎么称呼?” 谢汐楼看了眼天色,阴云密布,松了口气,将帷帽捏在手中,边向楼梯的方向走,边笑着回应:“在下谢汐楼。

    ” 她快步走到院中,与二人见礼,在空着的石凳上落座。

     “谢汐楼……”步思文重复着她的名字,突然睁大双眼,“你可是那个有名的谢神探?!” 她什么时候这么有名了?谢汐楼谦逊道:“不敢当。

    ” 一旁的人似乎没听过谢汐楼的名号,面露疑惑,步思文热情解释:“近半年,谢兄在江南道查破了好几桩疑案,拿下不少官府赏金,名声大噪,被称为江南神探,传说没有案件能难得倒他。

    ” 谢汐楼挠挠头:“… …神探不敢当,在下破案只是想赚钱。

    ” 今日天色阴沉,刚刚隔得远未曾看清,此时回过神来,步思文仔细打量谢汐楼的面色,直爽开口:“谢神探可是来拜药王殿的?” 一旁的书生轻轻咳嗽几声,没能打断步思文的话。

     步思文语速极快:“我观谢神探面无血色,像是生了病,而且病得还不轻,定是来拜药王殿求痊愈的。

    我虽然不是灵州人士,但已到灵州两个多月,对城内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