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关灯
数得过来,而不到三岁就获封,更是只此一例。

    令仪得此殊荣,可见皇上视其为珍宝。

     皇后心中万分慰贴。

     又想起今日宴上大长公主的作为,皇后垂眼,“上次有消息说袁子实进出花楼?” 袁子实,淑妃胞弟。

     梅意:“确有此事,有人亲眼瞧见袁公子与一花魁交往密切。

    ” 皇后:“将这消息透露给朝芸县主。

    ” 朝芸县主性烈善妒,得知此事,袁家又有得热闹了。

     梅意:“是。

    ”她迟疑道,“今日宴上,夫人身边的丫鬟给奴婢塞了封家信……” 皇后表情不变,起身回到正殿。

     卸妆洗漱,这才让梅意把信奉上。

     信是她母亲的丫鬟给的,但写信的人其实是她父亲。

     姜家也是朝中大族,皇后祖父更是功名赫赫的大将军,曾率军斩杀敌军无数,姜家显赫一时。

    只可惜,姜老将军一世威名,其子却泯然众人。

     年轻时靠父亲,年老了靠女儿。

     本事不大,心比天高。

     皇后看完信中所言,忍不住嗤笑。

     信中口吻仿若呕心沥血的老父亲,极尽爱女之能事,全天下搜罗生子秘药,只盼皇后能诞下嫡子,灭了袁家嚣张之风。

     将信丢进香炉烧尽,“派人回去吩咐,断掉父亲三个月月银,谁若是敢暗中接济,被本宫知晓,就去边关侍奉祖父身侧,替父亲尽孝。

    ” 手里无闲钱,自然不能多管闲事。

     梅意也知道承恩伯的性子,多半是听了什么人嚼舌,做出这等事来。

    而皇后娘娘最厌承恩伯府的人插手后宫之事。

     见皇后难掩疲惫,梅意心中暗叹,若皇后娘娘有个不拖后腿的娘家,又怎会在宫中独木难支? “娘娘,奴婢给您按按头吧?” “嗯。

    ” 梅意手法老道,皇后昏昏欲睡,却听殿外通传,“参见陛下!” 皇后瞬间睁眼,眼中闪过诧意,今天发生这么多事,她以为皇上会去承乾宫。

     走进来的男人一身天青色常服,身量高挑,身形偏瘦,样貌清俊,只是眼下有淡淡的青色,下颌有浅浅胡茬。

     蒋渊拦住皇后行礼,“朕先去看看永安。

    ” 趁皇上去看大公主,皇后换了件家常穿的衣裳,同时让梅意去一趟小厨房,让人下一碗面。

     等蒋渊再回到正殿,面也端来了。

     “正好饿了。

    ”蒋渊淡笑,坐下三两下吃完面,连汤都喝了大半,“皇后总是如此体贴。

    ” “臣妾侍奉皇上多年,察言观色的本事总是有的,皇上今日累着了吧?” 蒋渊:“一群老顽固,负隅顽抗。

    ” 他想成立内阁,实行新政,以杨左相为首的守旧派却推脱阻碍。

    今日大朝会的争执又陷入僵局,正好报上那玉璞的事,蒋渊心中烦闷,就颁了那道圣旨。

     只是…… 见他沉默不语,皇后主动开口:“皇上心里烦闷,也不应那般不给淑妃面子,袁大人乃陛下股肱耳目,又是支持新政的得力之臣,皇上落了淑妃面子,岂不是如同落了袁大人面子?” “新政得推行,袁家野望也得遏制。

    更何况,你才是朕的皇后,朕平日里宠爱淑妃,也不代表她能罔顾尊卑。

    ”蒋渊握住皇后的手,“大公主的封号,朕早就想好,即便今日不说,待年底家宴,也会说的。

    ” “陛下……”皇后神色感动。

     两人各退一步,皇后心中已有计较,“为大局考量,陛下还是安抚淑妃一番吧。

    ” 蒋渊垂眼,“袁老夫人下个月过寿,赐封三品诰命淑人吧。

    ” 皇后微笑:“好。

    到时臣妾让女官携礼贺寿。

    ” 蒋渊还有政务要处理,回了乾清宫。

     人一走,宫女菊意忍不住问道:“娘娘为何要帮淑妃说话?” 皇后淡淡道:“皇上今日已经给足了本宫面子,本宫若是不大度,岂非不知感恩?” 如今的局势,皇上不可能动袁家。

    袁父在,淑妃地位稳固。

     那她何必争一时之气? 而且,在皇上心里,她一直是最识大体的,正因如此,她的皇后地位无人能撼动。

     菊意低声嘀咕:“可是夫人都没获封过诰命呢。

    ”她说的夫人是皇后亲母。

    淑妃的祖母却得以赐封淑人。

     “祖母不是一品诰命?”皇后反问,“祖母能封一品诰命夫人,是祖父劳苦功高。

    袁老夫人能封淑人,是袁大人与政有功。

    母亲若想得诰命,不去靠她夫君,不去靠她儿子,靠我这个外嫁的女儿?” “也不必说我薄情,我能嫁给陛下,是祖父当年在先皇一朝时立下的战功。

    父母不曾与我恩,却因我勋至承恩伯,享尽荣华,该知足了。

    ” 谁敢说皇后娘娘薄情?不过是皇后自己在抒发情绪。

     殿里的宫女头埋得低低的,无人敢回应。

     皇后闭了闭眼,吩咐梅意:“袁子实的事,拖到寿宴那天。

    ” 她不会插手朝政,也不毁自己识大体的形象。

     但淑妃想得意,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