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关灯
黎公在荷李活道做生意,凭三绝眼毒、嘴严、手快,在古玩行颇有声望,人敬一声黎三样。

    贺新是跑码头的,路子自然也广。

    两人合作,也算是互惠互利。

     贺新的父亲是农民,时节时兴什么就种什么。

    日本人在香港土地上横行霸道,夏季天热,路过贺父的瓜摊,就抢要了所有的瓜。

    贺父本抱着丢钱保命的心态,甘心吃亏,但这批瓜是卖了要给病重的贺母凑药钱,就不得不开口向日本军人要瓜钱,却因此被活活打死,七窍流血。

     在被侵略者占据的土地上,百姓之命贱如蝼蚁。

     贺父死后,贺母也随之病死。

     贺新当时只是个十几岁的小伙子,为了赚钱几个月不回家是常态,此次一回家,却发现父母双亡。

    面对这样的打击,贺新悲痛又无助。

    他常年在外奔波,但也无力安葬父母,办上一场体面的葬礼。

    艰难时刻,是黎公出钱出人出力,帮贺新埋葬了双亲。

     贺新感念黎公大恩,二人从此结为异性兄弟。

     岁月流转,黎家举家移居国外,受限于时代,贺新与黎家失去了联系。

    二十多年,快三十年,贺新都没有收到任何有关于黎家的消息。

     直到在澳门医院的花园里,贺新见到了在日光下休息的黎式,她的侧脸和黎公实在是相似。

    黎公年轻的时候,常被人说男生女相,其实是因为他生的窄脸高鼻,大眼长眉,又皮肤白皙,极讨姑娘喜欢,多惹人妒忌。

     医院离奇烧起大火,黎式坐着轮椅无法逃脱,是贺新救下了这个在大火中的绝望的女人。

     贺新一开始只是怀疑她的身份,毕竟,就那样放任和黎公那么相似的一张脸湮灭在大火中,他做不到。

    直到看到她手腕上的银白镯,他才认定,黎式和黎公一定有关系。

     其实,再往前追溯,黎家从南海迁移而来,是黎族人。

    黎公的祖父和父亲,也都是一辈子和古董打交道的。

    只是父亲死于去暹罗的大洋之上,而祖父在一次声称北上寻宝后再无踪迹。

     这枚白银镯,是黎公的祖父在家族故地,黎族的深山里带出来的。

    听说是来自哪个不知名的王妃的古墓,年代起码能追溯到明朝。

     黎族银饰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考虑到在黎族银饰工艺高度发展的背景下,这只银白镯子的来历倒也算有史可依。

     镯子内侧雕刻“平安”两个字,天下仅此一只。

    所以,就算黎式醒来,对于家世,过去,什么都不记得,贺新也坚信她是黎公的后代,当即认下她为义孙,把她当作贺家的孩子一般养,等着她身体痊愈,记忆尽回,一道去荷兰见旧日老友。

     宿命结环,黎式从九二年的噩梦中行至此处,终获新生。

     作者的话:打工人给自己放了两天假~大家国庆快乐呀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