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关灯
吗?”孔子说:“冉求有才能,对于管理国家政事有什么困难呢?” 【解析】这段话与上一段就是截然不同了,孔子不再说不知道了,也不再问东答西了,为什么?一来,季康子掌管着国家,用谁不用谁他说了算。

    二来,季康子问的正是孔子想要说的。

     孔子回鲁国的初期,季康子对他非常恭敬,时常请教。

    这里的对话是季康子询问孔子几个主要弟子的能力,实际上季康子对这几个人都很熟悉,所以谈不上孔子要推荐谁。

    这个时候子路在卫国做官,冉有本身已经是季孙家的管家,而子贡一向拒绝做官,季康子请都不去,自然也不需要孔子推荐了。

    即便如此,孔子也要夸赞他们,以稳固他们的地位。

     【现实解说】懂得推销学生的老师才是好老师,今天你推销他们,明天他们推销你。

    在这一点上,孔子做了一个非常好的表率。

     8.4(2.20)★★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 【译文】季康子问道:“要使老百姓对当政的人尊敬、尽忠而努力干活,该怎样去做呢?”孔子说:“你用庄重的态度对待老百姓,他们就会尊敬你;你对父母孝顺、对子弟慈祥,百姓就会尽忠于你;你选用善良的人,又教育能力差的人,百姓就会互相勉励,加倍努力了。

    ” 【解析】说来说去,就是两句话:你对老百姓怎样,老百姓就怎样对待你;你自己做好了,老百姓就会跟着你做好。

     孔子对季孙家的印象一向不好,即便是这次回来是人家季孙家不计前嫌请他回来,孔子对季孙家还是不满。

    孔子一直认为,正是因为季孙家带头破坏周礼,才导致这个国家礼崩乐坏。

    正是因为季孙家压榨百姓,才使得国内民怨沸腾。

    所以,孔子对季康子的问题,始终只有一个意思:反省自己,以身作则。

    否则,说再多都不过是叶公好龙。

     孔老师说得对,每一个统治者或者当权者质疑老百姓不尊重自己的时候,首先应该问问自己是不是尊重了老百姓;想要对老百姓提出要求的时候,首先应该问问自己是不是已经做到了。

    就像三桓,一个劲地压榨百姓,又怎么能要求百姓热爱他们呢? 古代有句俗话:君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为寇仇。

    就是这个意思。

     【现实解说】如果一项政策受到老百姓的批评和抵制,反思的首先应该是政府。

     8.5(12.17)★★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译文】季康子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

    孔子回答说:“政就是正的意思。

    您本人带头走正路,那么还有谁敢不走正道呢?” 【解析】说来说去,还是那两句话:你对老百姓怎样,老百姓就怎样对待你;你自己做好了,老百姓就会跟着你做好。

     孔老师说得对,每一个统治者或者当权者想要让臣民做什么,首先自己要做好。

    自己就不正,怎么要求老百姓正呢?就像三桓,自己胡来,怎么能要求百姓守规矩呢? 【现实解说】一贪官问孔子什么是政府,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贪官叹一口气:“府者腐也,我带头腐败,所以大家都腐败。

    ” 8.6(12.18)★★ 季康子患盗,问与孔子。

    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 【译文】季康子担忧盗窃,问孔子怎么办。

    孔子回答说:“假如你自己不贪图财利,即使奖励偷窃,也没有人偷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