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关灯
样多才多艺呢?”子贡说:“这本是上天让他成为圣人,而且使他多才多艺。

    ”孔子听到后说:“太宰怎么会了解我呢?我因为少年时地位低贱,所以会许多卑贱的技艺。

    君子会有这么多的技艺吗?不会多的。

    ” 【解析】这段对话发生在孔子周游列国回到卫国期间,这时候吴国攻打鲁国,子贡代表鲁国前去与吴国谈判。

    子贡口才了得,竟然和吴国太宰伯?撼晌?朋友,而伯?菏墙龃斡谖馔醴虿畹娜ǔ迹?在当时的权力榜上位居世界第二。

    由于对子贡十分赞赏,伯?憾宰庸钡睦鲜?孔子十分好奇,又被子贡一通忽悠,因此有了上述的问题。

     子贡对孔子的赞扬,一半是真心佩服,一半是在忽悠伯?骸2还?孔子还是很老实地解释了自己为什么这么多才多艺,那就是自己出身贫寒。

     说说孔子的身世。

     孔子本姓子,祖上是商朝商纣王的哥哥微子。

    后来微子被周武王封在宋国,到春秋初期,宋国内讧,司马孔父嘉被杀,儿子逃奔鲁国。

    孔父嘉的后代叔梁纥是鲁国有名的大力士,不过家境一般。

    叔梁纥五十多岁的时候与颜家女子发生一夜情(《史记》称“野合”),之后生下孔子。

    孔子从小生活在单亲家庭,并且父亲在他三岁的时候去世。

    孔子的母亲姓颜,颜姓在鲁国有两支,一支是鲁国公族,另一支是被鲁国所灭的邾国人的后代,地位高于野人,但是低于鲁国的士农工商,属于社会底层。

    不幸的是,孔子的母亲属于后面这个颜姓。

    万幸的是,叔梁纥死前承认孔子是他的儿子,因此孔子具有士的身份,社会地位高于母亲的族群。

     随母亲生活的孔子生活十分艰辛,从小就跟随邻里挣钱糊口。

    由于社会地位低下,孔子的邻里们只能从事最低贱的社会分工,譬如助祭助丧等等,与死人打交道的时候多。

    不过孔子正是在这样的一些活动中体会周礼,并且成为丧葬祭祀礼仪的专家,这为他长大以后精通并且宣扬周礼打下了基础。

    正是因为地位低贱,为了生活,从小什么样的事情都要做,所以孔子才能够“多能”。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就是这样。

     孔子并不避讳自己出身低贱的事实,同时认为,出身高贵的人往往缺乏才能。

    相反,倒是后世的统治者们处处“为圣人讳”,竭力淡化孔子是私生子以及出身低微,境界高下,真是不可同日而语。

     “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这句话还有另外一种解释:君子会认为自己的技能太多吗?不会认为自己的技能多的。

     【现实解说】12岁就开始做学徒,还不到15岁父亲去世,就要养活母亲和三个姐妹。

    先在茶楼跑堂,之后区钟表店做学徒,再之后去五金厂当推销员。

    这个人,是香港首富李嘉诚。

     父亲是非洲黑人,两岁父母离婚,随母亲在印度尼西亚生活,之后由外祖父外祖母抚养。

    这个人,是美国总统奥巴马。

     1.3(9.7) 子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

    ” 【译文】子牢说:“孔子说过,‘我(年轻时)没有做官,所以会许多技艺’。

    ” 【解析】子牢,一说是孔子的学生。

    试,通仕,出仕的意思,也就是做官。

    孔子年轻的时候,是没有机会做官的。

    孔子所说的技艺,应当就是百姓谋生的技术。

     通常,官宦子女由于生活无忧,很少回去学习谋生的技艺。

    而穷人家的孩子没有机会当官,不得不多学些手艺来养家糊口,这也就是常说的“穷人的孩子早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