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关灯
【现实解说】现在该感谢谁呢? 18.20(10.12) 席不正,不坐。

     【译文】席子放得不端正,不坐。

     【解析】孔老师的讲究比较多,通常,席子不端正,都会把它端正过来。

     【现实解说】屁股正不怕席子歪。

     18.21(10.13) 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

     【译文】跟乡里人饮酒后,孔子一定要等老年人先出去,然后自己才出去。

     【解析】孔子尊老敬老,凡事以老人为先。

    国外是女士先行,孔子那时候不跟女士喝酒。

     【现实解说】尊敬老人,这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18.22(10.14) 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

     【译文】乡里人举行迎神驱鬼的宗教仪式时,孔子总是穿着朝服站在家庙东边的台阶上。

     【解析】孔子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怕鬼们惊扰了祖先,孔子站在家庙门口进行保护,真是想得周到。

    孔子在鲁国有家庙吗?分析一下。

     当初孔子的祖先孔父嘉在宋国被杀,孔父嘉的儿子逃亡到了鲁国。

    按照当时的政治避难国际规则,政治避难者享受比原在国低一级的待遇。

    孔父嘉是宋国司马,属于卿一级。

    如果司马是孔家世袭的话,孔父嘉的儿子也应该是卿一级待遇,降一级就是上大夫。

    上大夫是可以有家庙的,所以,孔子有家庙并不意外。

     【现实解说】自己的祖先自己都不敬的话,别人怎么会敬呢?只知道把祖先当文物来卖,只知道挖祖宗的坟墓去赚钱,这样的子孙要他们干什么? 18.23(10.15) 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

     【译文】(孔子)托人向在其他国家的朋友问候送礼,便向受托者拜两次送行。

     【解析】为什么再拜?一拜是拜托,再拜就是转达。

    也就是说,第一次拜是感谢带话人,第二次拜就是把这一拜带给朋友的意思。

    就像托人送礼,准备两份礼物,一份给朋友,一份给所托的人。

     【现实解说】礼多人不怪。

     18.24(10.16)★★ 康子馈药,拜而受之。

    曰:“丘未达,不敢尝。

    ” 【译文】季康子给孔子赠送药品,孔子拜谢之后接受了,说:“我对药性不了解,不敢尝。

    ” 【解析】春秋时期,领导赠送了东西,都要当场看一看赞一赞,如果是吃的,就当场尝一尝说说好吃好吃之类。

    可是这次赠的是药,这东西事关身体健康,所以要慎重,就算是领导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