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关灯
从卫国回到鲁国,受到大家的追捧。

    这个时候的鲁国国君是鲁哀公,鲁哀公对孔子很敬重,因此常请他来聊天。

    孔子以为这是个机会,因此拼命向鲁哀公灌输自己的理念,希望能够得到重用。

     很遗憾,鲁哀公就算愿意提拔孔子师徒,也已经是力不从心了。

    此时的鲁国国君比从前更加的形同虚设,除了三桓留给他们的几块自留地,什么也没有了。

    鲁哀公之所以找孔子来聊天,纯粹就是为了聊天打发时间而已。

     【现实解说】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让你服,你就服,不服也得服。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不服不行。

    举直,你要服;举枉,你要服;不举,你也要服。

     8.2(5.8)★★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

    ”又问。

    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

    ”“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

    ”“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

    不知其仁也。

    ” 【译文】孟武伯问孔子:“子路这人怎么样?”孔子说:“我不知道。

    ”孟武伯又问。

    孔子说:“仲由嘛,在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可以让他管理军事,但我不知道他这人怎么样。

    ”孟武伯又问:“冉求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冉求这个人,可以让他在一个有千户人家的公邑或有一百辆兵车的采邑里当总管,但我也不知道他这人怎么样。

    ”孟武伯又问:“公西赤又怎么样呢?”孔子说:“公西赤嘛,可以让他穿着礼服,站在朝廷上,接待贵宾,我也不知道他这人怎么样。

    ” 【解析】“子路仁乎”就是孟武子问子路这个人怎么样?可不可交的意思,主要问的是人品。

    旧译则译成“子路做到了仁没有”。

    可是孔子首先说不知道,再次被问到,虽然勉强回答了,可是谈的并不是人品,而是能力,完全是答非所问,最后还要加上一句“不知其仁也”。

     乍一看,孔子是在推销三个学生。

    可是这里问到了公西华,所以应该是孔子回到鲁国之后的事情,这个时候子路在卫国当官,冉有和公西华则在季孙家当家臣,已经完全不用推销了。

    再者说,如果要推销,态度不能是这样。

     以如此生硬的态度,来答非所问,孔子这是什么意思? 只能说孔子在赌气了,在对孟武子表达不满。

    开始说不知道,之后说三个人都是治国的人才,你说仁不仁?反正我不知道。

    为什么孔子对孟武子不满呢?大致孟武子不像季康子那样既尊重孔子,又使用孔子的学生吧。

    孔子对孟武子不满,等于是说:问这些干什么?反正你不用。

     种种迹象表明,回到鲁国之后,孔子的脾气很大,耐性很差,喜欢跟人作对。

     【现实解说】别把土地爷不当神仙啊,谁也不知道天上哪块云彩会下雨。

    所以,即便有不满,不要轻易得罪人。

     8.3(6.8)★★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译文】季康子问孔子:“仲由这个人,可以让他管理国家政事吗?”孔子说:“仲由做事果断,对于管理国家政事有什么困难呢?”季康子又问:“端木赐这个人,可以让他管理国家政事吗?”孔子说:“端木赐通达事理,对于管理政事有什么困难呢?”又问:“冉求这个人,可以让他管理国家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