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关灯
的事情,让别人去说吧。

     9.14(19.3)★★ 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

    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

    ’”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译文】子夏的学生向子张询问怎样结交朋友。

    子张说:“子夏是怎么说的?”答道:“子夏说:‘可以相交的就和他交朋友,不可以相交的就别搭理他。

    ’”子张说:“我所听到的和这些不一样:君子既尊重贤人,又能容纳众人;能够赞美善人,又能同情能力不够的人。

    如果我是十分贤良的人,那我对别人有什么不能容纳的呢?我如果不贤良,那人家就会拒绝我,又怎么谈能拒绝人家呢?” 【解析】又是一个对子夏不满的同学,子张是以德报怨,子夏是以直报怨。

    相比较,子夏的说法更接近于孔子老师。

    不过,无论子张还是子夏,他们的说法都符合各自的性格。

    子夏孤傲,瞧不起很多人,就包括子张子游这些师兄弟,所以拒绝跟他们交往;子张爱讲大道理,说的都很理想化。

     子张对子夏也不认同,不过相对于子游,子张更书生气一些,更纯粹一些。

    因此,子夏的弟子才有可能去向他请教。

    对于子张的批评,子夏保持沉默,不屑于还击。

     子张的意思,就是俺是君子,谁都能容,因此朋友多。

    而你子夏是个不贤良的人,所以容不下人。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子夏尽管朋友不多,比子张的朋友好像还要多一些。

     【现实解说】听起来,子张的说法当然高尚很多。

    但是做起来,还是子夏的做法切实可行。

    所以,学君子学不好,就容易成伪君子;学小人学不好,顶多也就是个真小人。

     9.15(19.8) 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 【译文】子夏说:“小人犯了过错一定要掩饰。

    ” 【解析】文过饰非的文,就是这个文。

    这句话子夏可能是教导学生的,但是即便是教导学生,也是在说起子游的时候。

    总之,这句话应该针对的是子游。

     【现实解说】掩饰过错的办法随着时代在变化,当下比较流行的是临时工法。

    有了错误,就都是临时工干的。

     9.16(19.4)★★★ 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 【译文】子夏说:“即便是旁枝末节,也都有它的可取之处。

    但是如果在旁枝末节上用心太多,就会拘泥于此,所以,君子不会这样做。

    (旧译。

    子夏说:“虽然都是些小的技艺,也一定有可取的地方。

    但用它来达到远大目标就行不通了。

    ”)” 【解析】这是子夏的性格,着眼大处,不拘小节。

    这段话是子夏在教导学生,表面上没提,潜台词则是“大家不要像子张师叔那样,见个牛角尖就钻进去”。

     子夏是一个思维活跃,旁征博引的人,鼓励学生们大胆去学习那些看似不重要的东西。

     【现实解说】要鼓励学生们开放型思维,不要死记硬背,这样才能培养出有创造力的学生。

    如今的应试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摧毁了中国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教育的问题上,子夏比孔子高明。

     9.17(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