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关灯
子贡与孔子的关系是学生与老师的关系,他们从敌对到相互欣赏到情同父子,简直就是一幕幕喜剧。

     孔子晚年,子路在卫国、颜回早死,冉有老师关系不佳,因此孔子特别依赖子贡。

    而子贡情商超高,又特别有钱,对老师从心底里关心。

    冉有和子贡都在帮老师,但是子贡帮老师更有技巧,往往既帮助了老师,又照顾了老师的面子,可是说件件事情都抓在老师的痒痒肉上,所以孔子非常喜爱他。

     孔子临终,盼望着子贡前来看望自己,当子贡赶来的时候,孔子在门口迎望,慨叹:“赐啊,你怎么来这么晚啊!”孔子的后事,也都是交代给子贡去办。

     而子贡不仅为老师尽心操办了后事,还为老师守墓六年。

    之后,所到之处,都在宣扬老师的名声和学问。

    历史上认为,子贡是第一个也是最卖力把孔子推上圣位的人。

    孔子的学校也是在子贡的全力扶持下得以继续和发扬,因此,对于孔门和孔子的学说,子贡的贡献可以说无与伦比。

     除此之外,子贡还是一个伟大的外交家,帮助鲁国多次化险为夷。

    按照《史记》的记载,凭着子贡的斡旋,改变了当时的局势。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这样写道: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

    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

     此外,子贡还是一个大富豪。

    《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子贡既学于仲尼,退而仕于卫,废着鬻财于曹、鲁之间,七十子之徒,赐最为饶益。

    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

    夫使孔子名布扬于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

    此所谓得势而益彰者乎? 第八部分归鲁 孔子师徒从楚国回到卫国之后不久,季康子(即季孙肥,季孙斯的儿子,此时季孙斯已死)派人来请冉有去季孙家担任管家。

    一来是冉家活动的结果,二来也是季康子了解冉有的才能。

    于是冉有回国,临行前子贡叮嘱他设法帮助老师回国。

    回到鲁国之后,冉有担任季孙家的管家,深得赏识。

    后来齐国入侵,冉有率领鲁军迎敌,结果击退了齐军。

    季康子好奇,问冉有的兵法从哪里学来,冉有趁机说是从老师那里学来,并且说了老师很多好话,再加上此前子贡曾经帮助鲁国出使吴国,都很成功,子贡在季康子面前也说了很多老师的好话。

    于是,季康子决定派人迎请孔子回国。

     季康子亲自派人来请,孔子这下可以安心回国了。

    就这样,在冉有和子贡的帮助下,孔子回到了鲁国。

    这一年,孔子68岁。

     回到鲁国之后,孔子从政的欲望再次被调动起来,一时间与鲁国国君鲁哀公交往甚密,与季康子的关系也不错。

    可是后来,由于孔子对季康子的一些做法不满,双方的关系趋于冷淡,孔子终于对自己的政治前途彻底绝望。

    绝望之后的孔子开始修《春秋》,撰写《周易》,思想趋向于道家。

    到了这个时候,反而与季康子的关系得到缓和。

     8.1(2.19)★★★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 【译文】鲁哀公问:“怎样才能使百姓服从呢?”孔子回答说:“把正直无私的人提拔起来,把邪恶不正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会服从了;把邪恶不正的人提拔起来,把正直无私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不会服从统治了。

    ” 【解析】错诸,置于其上的意思。

     孔子对什么人说什么话,每句话都有深意。

    这句话的潜台词是:提拔我和我的弟子吧,我们都是正直的人。

     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