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关灯
【解析】这句话和“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是一个意思,但是语气完全不同,用词完全不同,从讽刺挖苦变成了谆谆教导,为什么呢? 子贡在入学一年以后,对孔子的评价已经改变了很多,渐渐地觉得这个老头还真有两把刷子,人品也不错,说不定跟他真能学点什么。

    所以,子贡对老师的态度逐渐尊重起来,有的时候也能认真学习了。

    而孔子对子贡的变化看在眼里,尽管子贡还有很多缺点,可是人很聪明,口才很好,本质也很善良,还是个可造之材。

    所以,孔子渐渐地有些喜欢他了。

    到了这个时候,孔子对子贡也就不是一味讽刺了,而是诚恳地指出他的缺点,偶尔会“逗他玩”。

    所以,同样的意思,现在的表达就温和善意得多了。

     孔子第一次去卫国待了两年,之后回到鲁国住了一年,子贡随孔子回到鲁国,并且随孔子去看了鲁定公为邾隐公举行的欢迎仪式,根据俩人的举止,断定鲁定公活不长了。

    没有多久,鲁定公果然重病身亡。

    子贡以为自己神机妙算,得意地四处炫耀,生怕别人不知道。

    孔子赶紧让人去制止子贡,免得惹祸上身。

    孔子说:“这个家伙不幸而言中了,证明他就是个多嘴的人。

    ”(《左传》。

    仲尼曰:“此不幸言而中,是使赐多言者也。

    ”)这件事情说明子贡很聪明,同时喜欢卖弄炫耀的性格还没有改变。

    而孔子尽管很讨厌他这样的性格,语气上还是温和了许多。

     不幸而言中,这句常用语,就出于这里。

     【现实解说】行动比语言更有说服力,整天重复着同样的话,满嘴都是道理,却根本不做实事,这样的人是应该受到鄙视的。

     7.8(12.23)★★ 子贡问友。

    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 【译文】子贡问怎样与朋友相处。

    孔子说:“坦诚地劝告,恰当地表达,如果不听也就罢了,不要自取其辱。

    ” 【解析】这个时候,子贡已经很谦虚了,主动来向老师求教。

    孔子的话也很诚恳,告诉子贡什么都要适可而止,不要想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那样会失去朋友。

    孔子的说法,又是针对子贡的弱点,子贡喜欢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别人,如果别人不同意,他就喋喋不休,说个不停,时间久了,就让人烦了。

     人与人之间打交道,要充分考虑到每个人不同的性格、处境等等因素,即便是好朋友,也不要强加自己的想法给对方。

    有的时候你是善意,但是对方感觉不到;你的方法好,但是对方领略不到。

    反而你说多了,对方会怀疑你有什么企图。

    所以,即便是朋友,也要掌握好分寸。

     国家之间同样如此,强国大国先进国家总想把自己的文化和模式移植到落后国家,又是太急迫太强势,常常受到抵制,受到怀疑。

     【现实解说】这是交朋友的道理,朋友之间说话其实也要有分寸,很多朋友之间分裂并不是因为什么利益关系,而是一方想强加自己的想法给另一方。

    当双方的社会地位、财富等等不太相近的时候,这种情况最容易出现。

     7.9(5.4)★★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

    ”曰:“何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