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关灯
这个活,比较复杂,属于重技术活,不是人人都能干,需要恒心。

    南人是指哪里?李零先生的说法,是指宋国人。

    此说有理,因为宋国在鲁国西南,而且宋人是商人的后代,热衷卜筮。

     这段话的关键在于“不占而已矣”,过往的说法,往往也是蒙混过关,把这句话简单解说成“用不着占卜”。

     其实,这段话还是要回到现场去看。

     晚年,孔子开始研究《周易》,开始占卜作卦,因此也选了几个学生打下手。

    其中,表现最好的是商翟,后来孔子就把《易》传给了他。

    在这个研究的过程中,有的学生有点盯不住,注意力不能集中。

    于是,孔子就用了上面一段话来教导他们,说是宋国人家做巫医的都要有恒心,所以你们要是想学的话,也要有恒心,否则就会被人笑话。

    如果谁没有恒心的话,那么“不占而已矣”,你就趁早别学了。

     学习就要持之以恒,这是孔老师的教诲。

     【现实解说】《周易》是一门很神秘但是有很神奇的学问,很多人想学,但是往往学到一段时间就放弃了,因为实在太难,没有恒心真是学不下去。

    在学《周易》之前,应该看看老夫子这段话。

    其实,任何高深的学问,都需要恒心。

     19.27(11.21)★★★ 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 【译文】孔子说:“听到人言论笃实诚恳就表示赞许,但还应看他是真君子呢?还是伪装庄重的人呢?” 【解析】这段话的解说,历来也是乱七八糟,“论笃”就被说成“笃实之人”和“言论笃实”两种,“色庄者”也是分成“伪君子”和“脸色庄重以远小人”的“次君子”两种。

     尽管解说纷纭,不过大意都是说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还原一下现场。

     一个学生来告诉孔子,说是刚才在路上遇上一个人在谈论学问,说得很好,人看上去也很笃实,应该是个君子。

    孔老师就说,别这么轻易下结论,这样的人,可能是君子,也有可能是貌似君子的伪君子啊。

     【现实解说】某些官员在会上信誓旦旦要为人民服务,死而后已,说得声情并茂,热泪纵横,慢说听众,就连他自己都被感动了。

    可是实际上呢?他们干起坏事来没有道德底线,压榨百姓中饱私囊。

    这样的人,就是色庄者,大家千万不要被他的表象所迷惑。

     所以,这段话,在现实社会中尤其适用。

     19.28(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