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玉河月色
关灯
小
中
大
她都是疲倦样子。
牛车停在尉迟府前,她才彻底睁眼。
他柔柔于掌上一掂,那柳条尖被抛,飞触牛尾。
“唰”地一声,两头牛齐齐发力,向东驰去。
天还漆黑,月影朦胧。
尉迟无意一笑,从袖中抽出根长绿柳条。
尉迟不急于下车,凝视她,认真说:“端午,我会让你留在这里。
" “我?”端午偏头。
她好像已从痛苦中解脱,一脸清爽。
她脸上发烧,那不是少女怀春,而是出于愧疚。
尉迟莞尔:“不是有你吗!” 从金刚顶阴影下,闪出来一位牵马的年轻人。
端午好奇问:“我们不用赶车人?” 此人面如冰玉,语气更冷:“那可不是你说了算,无意哥哥。
” 尉迟公子扶着端午上车。
他身子滞了一滞,以臂力划入座。
尉迟沉默片刻,懒懒笑道:“是子京?看来,你的酒量见长,功夫也见长了。
” 边门敞开,门外侯着一辆由两头健硕的白牛拖着的牛车。
端午伸头。
天哪,燕子京……他没有醉……?难道,他一路跟着他们? 他们出了一座由毕波罗树围成的拱廊,到了黑石砌的金刚顶下。
燕子京冷笑:“我酒量没长,只戴了个解酒用的戒指而已。
我听说,采珠司有人不断打听你,所以借这丫头来试探。
果然,公子无意,处处有心。
你让老头送上珍珠的时候,我就知你想跟我玩。
伸手就摔断项链的人,哪能被你差遣去蒙古王廷?” 端午忽然觉得他的步态并不沉重,反而显得安稳轻松,感到自己也是白操心,不由一笑。
尉迟保持笑容:“子京,你实在聪明。
我是和采珠司有渊源。
然我这种白手起家的人,总爱对发迹历史讳莫如深。
我刚才确定端午是故人之女。
本想等你休息好后,才找你商量。
” 他沾上污泥的长衣裾,拂过青草,有簌簌之音。
“我已休息了个够。
你拒绝帮我,我不能强求。
我比你们早回到城里。
仆人们已尽数在城门等候。
这女孩是我的货。
我现在不乐意卖她,也不会把她送你,因为你终究骗了我。
” 她跟在尉迟后面,替他留神脚下。
尉迟叹息:“子京,你太多心了。
你来我府上,先说要通关文书。
可你身边难道没藏着大元知枢密院事燕帖木尔亲笔盖印的过关信?当然,我并不责怪你。
” 端午答应道:“好,还是你来带路。
” “无商不奸。
是你教我的。
”燕子京道。
尉迟拖着一条腿,跟了上来。
他嗓子有些沙哑:“端午,雨后泥滑。
” “毋宁说‘兵不厌诈’。
我也教过你。
”尉迟说。
她跑入花园,又停住。
端午全然清醒,咬住嘴唇。
燕子京不可理喻,而尉迟本不可能单纯。
端午迟疑片刻,但对方那诚恳地表情,令她难以拒绝。
她的心思还有些乱,能出去透气,也未尝不可。
她敏感地想:若尉迟对她有所安排,他又会如何同燕子京交涉呢? 跟着燕子京走,会痛苦。
留在尉迟家,也没那么容易。
尉迟回头,端详了端午一会儿,招手说:“这地方的月亮,只是庭中月。
我带你去看看真正的和田月吧。
” 尉迟缓缓到燕子京身边,扬出赶车柳条,好像要抽头顶金铃,又猛然收手。
尉迟低声嘱咐了几句,把趴在佛堂的小猫抱给侍从。
少年毕恭毕敬,鞠躬而退。
他问:“这个人,你当真不能留给我?” “回禀主人,燕大人睡得正熟。
” “不能!先前,我已令使者绕开和田,快马加鞭,把我的礼单上呈给诺敏王府。
如果你执意留下她,我不知是否会激怒谁。
”燕子京斩钉截铁。
这时,一个侍从少年敲门,尉迟关切问:“燕公子酒后没有不适吧?” 尉迟收住笑。
他手里柳条蓄势待发。
她顺着男人脊梁,看窗角明月高悬。
绿洲的夜已深。
燕子京直视他,忽而话锋一转:“无意哥哥,我和你如此争执,太伤和气。
不如问问端午,她想去,还是留?端午,我忘了,你包袱还在那辆驴车上。
先拿了包袱,再决定。
” 端午用双手搓搓脸蛋,把尉迟那件衣服叠好,放到长几。
她起身说:“那不是吗?” 带棚驴车,藏在大门边。
燕家仆役闻声,将车赶到端午面前。
端午正要回答。
尉迟推开窗子,嗟叹:“月亮又出来了。
端午,你看过和田的月亮吗?” 端午疑惑,那几件破玩意,还能成我包袱?她走到车前,掀开帘子。
凡事都有代价。
建立白玉王国,需要多少时间,多少牺牲?如果尉迟要仿效廉州的采珠司,那么她即便是有协助贸易之心,也不能把抽在自己身心的皮鞭加诸于他人。
她瞳仁变大,手一顿,眨眨眼。
和他定约的,是八娘子。
但如果那是母亲的希望,端午也希望自己能不辜负。
可是,她能不能通过学习,达到尉迟无意心中的期望?她没有把握。
对待别人真诚,也要有至诚之心。
她不可能用吹牛皮和玩笑,来应付尉迟。
尉迟把脸转向她,她脑子一片白茫茫。
不过,那只是一瞬间的事。
他修长手指轻搭在端午的下巴上,些微凉意。
端午转眸,他擦掉了她唇边的一点泪痕,收回了手。
接着,她对尉迟躬身:“多谢城主。
我还是打算跟爷上路,包袱嘛,还是放车上好了。
” 他抚摸了一下如玉额头,凤眼里笑出了花:“不学最好,等我来传授你吧。
端午,你不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子,你是属于白玉王国的。
你是和我平生订约的第一个人,不要背弃那约定。
” 尉迟似感意外。
他望了一眼燕子京,没说话。
尉迟的面上,并无失望。
燕子京好像对端午决断那么快,也有点意外。
他望了望天,东方既白。
“没有。
这些年和田玉越来越少,我没法学。
”端午诚实回答。
尉迟凝望端午良久,语调恢复了平静:“后会有期。
” “没什么。
不妨事。
”他凝视端午:“你……已经学了珠玉那些吧?还没有学过和田玉?” 端午深深鞠躬。
她相信,尉迟说后会有期,一定有期。
尉迟默然。
他衣服已被火烘干了,露出的手腕瘀紫一片。
端午说:“你的手……?” 尉迟从怀里掏出本东西:“子京,通关文书,我预先备好。
这路上,最好不要显露你和大元高官关系,免得遭忌。
还有,你别走小路,一定走官道。
当心昆仑山匪帮……千万千万。
” 端午皱起眉头,思索片刻,才简短说:“我犯事了。
他在海边救了我。
卖我一次,没卖成,就让我跟着他到和田来。
跟我同行有五个女奴。
死了一个,还剩四个。
他让其他女奴都喝珍珠粉。
我偏不喝,他也不管。
他知道我是采珠司里养大的。
” 燕子京拱手,骑马先行。
端午上驴车,挥手告别。
尉迟负手而挺身,端立门庭。
尉迟又说:“今天燕子京来访,当我听到端午这个名字,看到你的时候,就想:冥冥中是有天意吗?所以,晚餐时我让人拿珍珠来试探,果然正如我所料。
只是子京的脾气……下雨之前,我始终在思索你的事,居然你跟着我养的猫,先从天而降了!你如何成为燕子京的奴隶了?不过,我还是要感谢子京长途跋涉带你来了这里。
” 过一会儿,端午再从帘缝回望。
那门庭已空无一人,只余萧瑟。
她沉浸自己思绪里,甚至没发现外面的雨已停了。
驴车里起了□□,端午低头,捆绑手脚的小家伙,终于醒来了。
端午没说话。
尉迟无意,应该没有撒谎。
作为万里之外,声名显赫的和田城主,能图谋
牛车停在尉迟府前,她才彻底睁眼。
他柔柔于掌上一掂,那柳条尖被抛,飞触牛尾。
“唰”地一声,两头牛齐齐发力,向东驰去。
天还漆黑,月影朦胧。
尉迟无意一笑,从袖中抽出根长绿柳条。
尉迟不急于下车,凝视她,认真说:“端午,我会让你留在这里。
" “我?”端午偏头。
她好像已从痛苦中解脱,一脸清爽。
她脸上发烧,那不是少女怀春,而是出于愧疚。
尉迟莞尔:“不是有你吗!” 从金刚顶阴影下,闪出来一位牵马的年轻人。
端午好奇问:“我们不用赶车人?” 此人面如冰玉,语气更冷:“那可不是你说了算,无意哥哥。
” 尉迟公子扶着端午上车。
他身子滞了一滞,以臂力划入座。
尉迟沉默片刻,懒懒笑道:“是子京?看来,你的酒量见长,功夫也见长了。
” 边门敞开,门外侯着一辆由两头健硕的白牛拖着的牛车。
端午伸头。
天哪,燕子京……他没有醉……?难道,他一路跟着他们? 他们出了一座由毕波罗树围成的拱廊,到了黑石砌的金刚顶下。
燕子京冷笑:“我酒量没长,只戴了个解酒用的戒指而已。
我听说,采珠司有人不断打听你,所以借这丫头来试探。
果然,公子无意,处处有心。
你让老头送上珍珠的时候,我就知你想跟我玩。
伸手就摔断项链的人,哪能被你差遣去蒙古王廷?” 端午忽然觉得他的步态并不沉重,反而显得安稳轻松,感到自己也是白操心,不由一笑。
尉迟保持笑容:“子京,你实在聪明。
我是和采珠司有渊源。
然我这种白手起家的人,总爱对发迹历史讳莫如深。
我刚才确定端午是故人之女。
本想等你休息好后,才找你商量。
” 他沾上污泥的长衣裾,拂过青草,有簌簌之音。
“我已休息了个够。
你拒绝帮我,我不能强求。
我比你们早回到城里。
仆人们已尽数在城门等候。
这女孩是我的货。
我现在不乐意卖她,也不会把她送你,因为你终究骗了我。
” 她跟在尉迟后面,替他留神脚下。
尉迟叹息:“子京,你太多心了。
你来我府上,先说要通关文书。
可你身边难道没藏着大元知枢密院事燕帖木尔亲笔盖印的过关信?当然,我并不责怪你。
” 端午答应道:“好,还是你来带路。
” “无商不奸。
是你教我的。
”燕子京道。
尉迟拖着一条腿,跟了上来。
他嗓子有些沙哑:“端午,雨后泥滑。
” “毋宁说‘兵不厌诈’。
我也教过你。
”尉迟说。
她跑入花园,又停住。
端午全然清醒,咬住嘴唇。
燕子京不可理喻,而尉迟本不可能单纯。
端午迟疑片刻,但对方那诚恳地表情,令她难以拒绝。
她的心思还有些乱,能出去透气,也未尝不可。
她敏感地想:若尉迟对她有所安排,他又会如何同燕子京交涉呢? 跟着燕子京走,会痛苦。
留在尉迟家,也没那么容易。
尉迟回头,端详了端午一会儿,招手说:“这地方的月亮,只是庭中月。
我带你去看看真正的和田月吧。
” 尉迟缓缓到燕子京身边,扬出赶车柳条,好像要抽头顶金铃,又猛然收手。
尉迟低声嘱咐了几句,把趴在佛堂的小猫抱给侍从。
少年毕恭毕敬,鞠躬而退。
他问:“这个人,你当真不能留给我?” “回禀主人,燕大人睡得正熟。
” “不能!先前,我已令使者绕开和田,快马加鞭,把我的礼单上呈给诺敏王府。
如果你执意留下她,我不知是否会激怒谁。
”燕子京斩钉截铁。
这时,一个侍从少年敲门,尉迟关切问:“燕公子酒后没有不适吧?” 尉迟收住笑。
他手里柳条蓄势待发。
她顺着男人脊梁,看窗角明月高悬。
绿洲的夜已深。
燕子京直视他,忽而话锋一转:“无意哥哥,我和你如此争执,太伤和气。
不如问问端午,她想去,还是留?端午,我忘了,你包袱还在那辆驴车上。
先拿了包袱,再决定。
” 端午用双手搓搓脸蛋,把尉迟那件衣服叠好,放到长几。
她起身说:“那不是吗?” 带棚驴车,藏在大门边。
燕家仆役闻声,将车赶到端午面前。
端午正要回答。
尉迟推开窗子,嗟叹:“月亮又出来了。
端午,你看过和田的月亮吗?” 端午疑惑,那几件破玩意,还能成我包袱?她走到车前,掀开帘子。
凡事都有代价。
建立白玉王国,需要多少时间,多少牺牲?如果尉迟要仿效廉州的采珠司,那么她即便是有协助贸易之心,也不能把抽在自己身心的皮鞭加诸于他人。
她瞳仁变大,手一顿,眨眨眼。
和他定约的,是八娘子。
但如果那是母亲的希望,端午也希望自己能不辜负。
可是,她能不能通过学习,达到尉迟无意心中的期望?她没有把握。
对待别人真诚,也要有至诚之心。
她不可能用吹牛皮和玩笑,来应付尉迟。
尉迟把脸转向她,她脑子一片白茫茫。
不过,那只是一瞬间的事。
他修长手指轻搭在端午的下巴上,些微凉意。
端午转眸,他擦掉了她唇边的一点泪痕,收回了手。
接着,她对尉迟躬身:“多谢城主。
我还是打算跟爷上路,包袱嘛,还是放车上好了。
” 他抚摸了一下如玉额头,凤眼里笑出了花:“不学最好,等我来传授你吧。
端午,你不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子,你是属于白玉王国的。
你是和我平生订约的第一个人,不要背弃那约定。
” 尉迟似感意外。
他望了一眼燕子京,没说话。
尉迟的面上,并无失望。
燕子京好像对端午决断那么快,也有点意外。
他望了望天,东方既白。
“没有。
这些年和田玉越来越少,我没法学。
”端午诚实回答。
尉迟凝望端午良久,语调恢复了平静:“后会有期。
” “没什么。
不妨事。
”他凝视端午:“你……已经学了珠玉那些吧?还没有学过和田玉?” 端午深深鞠躬。
她相信,尉迟说后会有期,一定有期。
尉迟默然。
他衣服已被火烘干了,露出的手腕瘀紫一片。
端午说:“你的手……?” 尉迟从怀里掏出本东西:“子京,通关文书,我预先备好。
这路上,最好不要显露你和大元高官关系,免得遭忌。
还有,你别走小路,一定走官道。
当心昆仑山匪帮……千万千万。
” 端午皱起眉头,思索片刻,才简短说:“我犯事了。
他在海边救了我。
卖我一次,没卖成,就让我跟着他到和田来。
跟我同行有五个女奴。
死了一个,还剩四个。
他让其他女奴都喝珍珠粉。
我偏不喝,他也不管。
他知道我是采珠司里养大的。
” 燕子京拱手,骑马先行。
端午上驴车,挥手告别。
尉迟负手而挺身,端立门庭。
尉迟又说:“今天燕子京来访,当我听到端午这个名字,看到你的时候,就想:冥冥中是有天意吗?所以,晚餐时我让人拿珍珠来试探,果然正如我所料。
只是子京的脾气……下雨之前,我始终在思索你的事,居然你跟着我养的猫,先从天而降了!你如何成为燕子京的奴隶了?不过,我还是要感谢子京长途跋涉带你来了这里。
” 过一会儿,端午再从帘缝回望。
那门庭已空无一人,只余萧瑟。
她沉浸自己思绪里,甚至没发现外面的雨已停了。
驴车里起了□□,端午低头,捆绑手脚的小家伙,终于醒来了。
端午没说话。
尉迟无意,应该没有撒谎。
作为万里之外,声名显赫的和田城主,能图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