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回 欲速不达

关灯
燕子京眼带红丝,像糊出来的灯人。

     那些在她童年被淹没的奴隶小伙伴从血海里浮了出来,一齐呜咽:“端午……端午……” 燕子京吩咐卷上车帘,端午照做。

     她猛坐起来。

    口干舌燥,想要点灯。

     先期抵达的几个体面仆人,并着尉迟家护卫前来迎接。

     屋子里什么都看不清,只充满着一种淡黄色烟雾。

     黑夜时,他们出昆仑山。

    重新走上官道,大家都舒展了眉头。

     她呼吸,烟雾之香气,让她眩晕。

    她警醒之下,连忙嗅白花的清香,这才好转。

     他既然能治小松鼠伤,这点风寒,算得了什么呢?她细细琢磨起来,把采珠司里认识的那些人,同燕子京对照一遍。

    觉得在各种大类人里,他属于死要逞强那种。

    可老天爷就爱和人做对。

    人越要面子,往往里子都没了……她不是存心诅咒,只把燕某算成世间百态之一罢了。

     冥冥之中,她听到一些脚步。

    脚步声不是那么重,但也不像是存心放轻。

     燕子京,不可怜。

    她要可怜她,不如可怜自己。

     巡夜?在屋里要这样?黄雾令人昏迷。

    啊呀,又是匪帮来了? 她抖开厚毡制包袱皮,从头披下,裹住身体。

    燕子京像在车里头咕咚咕咚给他自己灌水。

     她将白花含入口中,在地上做壁虎爬。

    临睡前屋内的样子,帘子是半截的……。

     昨夜他在悬崖上吹了山风回到山洞,好像就有点那样子……原来,这个人不是铁打罗汉。

     她出了门,继续前爬。

    直到碰壁,才抱起膝盖,躲在楼梯一角。

     她愕然。

    燕子京脸色发红,近乎病态。

     她那双眼睛,因恐惧而睁得鬼大。

     燕子京飞快出手,把那袭貂裘拽进去。

    貂裘不是轻薄物,端午还是透过帘子看到他。

     雾气逐渐稀薄。

    楼下不止一个人。

     端午冷笑一声,到马车旁说:“来了。

    ” 他们泉蒙着面,手拿明晃晃钢刀,每遇到一个人,几把刀就同时戳下。

     她解开包袱。

    裘皮毛光水亮,触手温暖。

    但那是属于燕子京的…… 端午咬住手臂,不让自己发出声响。

     端午大眼睛一闪,明白了对方善意,忙谢过。

     这就是……杀人不见血。

    众人被迷晕?但她是清醒的。

    她抚摸胸口的护身符,心念:爹娘,保佑保佑我吧,保佑保佑我吧……她身子颤抖,和田玉在指尖,透着凉意。

     他把包袱给端午道:“你直接把裘袍给爷行了。

    ” 那脚步,一声声近了。

    楼上,好像只有她和燕子京。

     端午小鼻子,已被她擦成红蒜头。

    那仆役瞅她,才说:“嗳,大概是真冷。

    ” 她战战兢兢,不觉把口中白花吞了下去。

    舌尖一阵麻,她还未明白,就迷醉过去。

     那仆役翻找,自言自语道:“怪,去年咱们三九严寒跑山海关外,都没见爷要这个……这里,他倒又要了……” 第二日,她在晨光中醒来,“嘤咛”苦吟。

    她想起,做了个噩梦。

     端午对“貂裘”这玩艺,只闻其名,未见其实。

    她擤着鼻涕,找管包袱那仆役。

     她昏昏沉沉起来,摸着头下楼,向光线明亮处走。

     车夫应了,对端午道:“你去前边取貂裘。

    ” 脚被什么一绊。

    她耳中轰鸣,定睛一看。

    是具女尸。

     燕子京低声:“拿我貂裘来。

    ” 那女孩长发委地,喉管被劈断。

    她曾是端午的同伴。

     燕子京叩车厢板。

    车夫忙问:“爷?” 端午捂住嘴。

    此时,她才意识到浓郁血腥。

    满楼之下,全是狰狞死尸。

     她抽出麻布,擤着冻出来鼻涕。

     端午凭借记忆,一个个看过去。

    她觉得她现已疯了,所以还能动手翻尸。

     她想:南海的蚌,实在不适合昆山养。

    以后在尉迟那帮几年工,存下几个钱,还是要设法接上娘,母女俩同去泉州开一个小门脸的珠宝作坊吧。

    光想想也够美的,哎…… 除了她,燕子京所有仆役,那四个女奴,尉迟送来四个护卫,甚至驿站之人,无一幸免。

     她自己抱自己,咬牙。

    黄昏时分,昆仑山间隐寒彻骨。

    她走了一段,脸颊被冻出霜红。

     一夜之间,大家都死了!除了她…… 这人又怎么了?她懒得想他。

     她被抛在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