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关灯
包产到户后的粮食产量,只反复纠结一个问题,非想让周嘉妮给大伙儿一个肯定:施行该政策是安全的,并且不会反复的。

     不管周嘉妮知不知道未来的发展形势,都不会做这种保证。

     啥意思?这是想拉她帮着承担责任和压力啊? 也有确实纠结不定的大队干部,认真请周嘉妮帮忙分析形势,他们再自己判断要不要分产到户。

     针对这类态度,周嘉妮会聊的比较认真,并给出一些分产到户施行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前期需要的准备工作。

     待在西河公社的这段日子里,周嘉妮一共帮五个大队完成了分产到户的前期准备工作;东河公社那边也有人找过来,那边有三个大队打算跟一波形势,预计年后施行分产到户。

     期间还接到梁冰和施皓的求助,过去帮他们调查的某公社下头的某大队,细化了分产到户需要的流程。

     等调研工作结束,他们几个只觉得腿都跑细了,但收获颇丰。

     周嘉妮收上她找老乡们定的干豇豆,从赵海那里带上一批粉皮、粉条,又将一批编织品装上货车,跟同学一起回了首都。

     第254章 回到首都,周嘉妮先去店里转里一圈,看了看这段时间的账目。

     首都这边这几天温度有些下降,姜新凤几个都穿上了薄棉袄。

     周嘉妮也早就找人给店里盘好了炉子,走之前叮嘱过,只要天一降温就把炉子生起来,但老人家都习惯合计着过日子,觉得屋里把门一关,他们又是穿的棉裤袄,感觉温度还行,到不了生炉子的程度。

     周嘉妮过来就把炉子生起来了,笑道:“咱不省那个炭钱,屋里暖和,顾客进来也待的住,乐意多留一会儿,说不定多留这一会儿本来没打算买的东西就又买上了呢。

    ” 再一个就是几人不忙的时候都在做手工,周嘉妮怕她们的手冻了,宁可多烧点炭,也得保证屋里的温度。

     况且奶奶年纪大了,张婶儿年龄比她妈妈还大,万一再冻感冒了多遭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