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关灯
们可以结伴上课了。

    ” 姜津低声说:“你怎么那么爱坐前排?” “来都来了,要坐就坐第一排。

    我坐过山车海盗船都坐第一排。

    ” 姜津只能认命,心想,他这理由真朴实。

     不断地有同学进教室,这种通识选修课是全校大课,陆陆续续也有人朝魏黎打招呼,绝大多数是姜津不认识的、从没见过的其他学院的同学们。

     魏黎的人脉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广,他真的很受欢迎。

    姜津在旁边坐着也沾了点光,不少人的眼神先在魏黎身上,接着游向姜津,短暂停留几秒似乎在想这么大相径庭的两个人怎么坐在一起,然后又把目光转到魏黎身上,带着一点钦佩的意思。

     姜津如坐针毡,他跟魏黎的差距因为距离过近而被无限放大,旁边的人多么大方开朗衬得他就多么无趣沉闷,恨不得把头缩进桌子下。

     再这样下去,他感觉自己都要对魏黎过敏了。

     主讲这节《文物鉴赏》的老教授是行业大牛,白发苍苍但精神矍铄。

    托魏黎的福,姜津坐在第一排都不敢打盹和看手机,死命睁着眼睛。

     课间休息的时候,有几个好学的同学凑到讲台上问教授问题,不知道怎么就聊到了红木。

    教授问:“你们知道古代人用什么保养红木家具的吗?” 周围同学都摇摇头,面面相觑,没有人知道这种稀罕知识。

     魏黎站起来,声音不大不小:“是用核桃油。

    ” 老教授眼睛一亮,点点头:“这位同学说的不错,正是核桃油。

    把布裹着被碾碎的核桃仁,这样擦过会形成一层油膜,经年累月渗到木材里,还能散发淡淡的香气。

    你是怎么知道的?” 魏黎谦虚地笑笑,只说了一句:“家父之前对收藏红木比较痴迷,我平时看见过他用核桃油擦拭,就留下一点印象,而且刚才我也只是胡乱猜测,没想到正好歪打正着。

    ” 话尽于此,说多错多。

     周围同学的目光瞬间多了几分艳羡。

     姜津又在旁边默默扣着手上的倒刺。

    有限的言语总是能让人激发无尽的想象。

    刚才魏黎那番话简直没有任何废字。

     值得“收藏”的红木也算万里挑一,价格更是不菲,更别说魏父“痴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