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关灯
小
中
大
这个题材的问题。
但他什么也没问。
他直截了当说,我写得“太棒了”,所以他帮我把它给出版了。
原话就是这样,不知道他是真的觉得此事平淡无奇还是故作如此,反正我惊呆了,甚至忘了追问两句。
①⑧ 不过他在电话里的语气和表述方式,让我很快恢复过来,并坚信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之后几个月我每天都在想它。
有一个画面在不断循环:一花篮的书出现在畅销书榜单首页,旁边的花体字簇拥着那句:“献给蓝曼玲女士”,这画面让我感觉很幸福。
但真实情况是,所谓出版只是个猫箱类事件的新变种。
回家后我才意识到想象和现实间的巨大沟壑:我并不曾“了不起”,更无法成为一个死人的骄傲。
我只是拥有一个人傻钱多的老爸,他花大价钱搞了一个我至今不知是真是假的书号,然后花更大的价钱精印两千本,主要堆在我们家的阁楼与赠送给他能想到的每一个人。
真的是每一个人。
他把它展示在办公室最醒目的地方,甚至恨不得给每个人送一本(其实也差不多了,他把书含进了公司年终礼包里,导致所有正式员工,包括清洁阿姨,都得到了我的“大作”),以及我们在老家所有连中文字可能都得认上半天的远房亲戚。
总而言之,在他的努力下,无数我认识或不认识的人争先恐后,因为那个存疑的书号和我爸的身份,恭喜我成为“大作家”。
关于这一事件,这位大作家之父的解释是:“我希望你高兴”。
我对他表示感谢,除此之外没说别的,我不知道该怎么说。
前几页我应该提过一次:别觉得我跟我爸关系很差。
平心而论真的不差,我很爱他,我选他也是因为知道他爱我。
①⑨ 而自从失手砸断我的鼻梁(不是故意的,是我出现得太突然了),到那之后的一系列家庭破裂,他从未停止试图求得我的原谅,他不相信我当天晚上就彻底原谅他了。
伦敦的事情也是。
高二那年他坚持送我去剑桥上夏校,最后神秘兮兮地跟我说:“从那里去伦敦只要一小时!”我这才反应过来。
其实我早就不看柯南道尔【10】了,但最后还是去伦敦大桥上拍了张照,只为让他别再成天想这事。
毕竟骨折也好,伦敦也好,都不是重点,想忘掉很容易。
真正令人难以介怀的一直是他和妈妈明明相爱却总让彼此伤心。
或许从那时起我就明白,原谅一个人很容易,伤害一个人更容易,难的从来都是如何去爱另一个人。
大家总把“爱”说得仿佛与生俱来一样简单,但光有爱的动机是远远不够的。
在这个世界上,好好地爱和被爱都太他妈的难了。
话又说远了,总之,书的事情是个转折点。
但他什么也没问。
他直截了当说,我写得“太棒了”,所以他帮我把它给出版了。
原话就是这样,不知道他是真的觉得此事平淡无奇还是故作如此,反正我惊呆了,甚至忘了追问两句。
①⑧ 不过他在电话里的语气和表述方式,让我很快恢复过来,并坚信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之后几个月我每天都在想它。
有一个画面在不断循环:一花篮的书出现在畅销书榜单首页,旁边的花体字簇拥着那句:“献给蓝曼玲女士”,这画面让我感觉很幸福。
但真实情况是,所谓出版只是个猫箱类事件的新变种。
回家后我才意识到想象和现实间的巨大沟壑:我并不曾“了不起”,更无法成为一个死人的骄傲。
我只是拥有一个人傻钱多的老爸,他花大价钱搞了一个我至今不知是真是假的书号,然后花更大的价钱精印两千本,主要堆在我们家的阁楼与赠送给他能想到的每一个人。
真的是每一个人。
他把它展示在办公室最醒目的地方,甚至恨不得给每个人送一本(其实也差不多了,他把书含进了公司年终礼包里,导致所有正式员工,包括清洁阿姨,都得到了我的“大作”),以及我们在老家所有连中文字可能都得认上半天的远房亲戚。
总而言之,在他的努力下,无数我认识或不认识的人争先恐后,因为那个存疑的书号和我爸的身份,恭喜我成为“大作家”。
关于这一事件,这位大作家之父的解释是:“我希望你高兴”。
我对他表示感谢,除此之外没说别的,我不知道该怎么说。
前几页我应该提过一次:别觉得我跟我爸关系很差。
平心而论真的不差,我很爱他,我选他也是因为知道他爱我。
①⑨ 而自从失手砸断我的鼻梁(不是故意的,是我出现得太突然了),到那之后的一系列家庭破裂,他从未停止试图求得我的原谅,他不相信我当天晚上就彻底原谅他了。
伦敦的事情也是。
高二那年他坚持送我去剑桥上夏校,最后神秘兮兮地跟我说:“从那里去伦敦只要一小时!”我这才反应过来。
其实我早就不看柯南道尔【10】了,但最后还是去伦敦大桥上拍了张照,只为让他别再成天想这事。
毕竟骨折也好,伦敦也好,都不是重点,想忘掉很容易。
真正令人难以介怀的一直是他和妈妈明明相爱却总让彼此伤心。
或许从那时起我就明白,原谅一个人很容易,伤害一个人更容易,难的从来都是如何去爱另一个人。
大家总把“爱”说得仿佛与生俱来一样简单,但光有爱的动机是远远不够的。
在这个世界上,好好地爱和被爱都太他妈的难了。
话又说远了,总之,书的事情是个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