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关灯
:「皇上只不过是虚张声势,孩子根本不在他的手上。

    」 「不在皇上的手上?!」唐年惊讶。

     他是霍峰起兵之后前来投奔霍峰的谋士,见王爷说得笃定,他暗想难道王爷已经救出了孩子?又见王爷一脸的平静,没有一点对孩子的担忧,唐年越发肯定自己的猜测。

     他不由得对王爷生出一股敬佩,王爷竟能不动声色地把孩子从皇上的手中救出来,实力果然莫测。

     全天下都知道,王爷的两个孩子,一个失踪一个被沪安卫的伊重人抓走,想到王爷在沪安卫里都有自己的势力,唐年对王爷可以平安逃出京城也就不觉奇怪了。

     霍峰并不知道唐年的心思,他的注意力都在作战图上。

     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为的自然是得到更多的支援,虽然所有人都心知肚明他是造反。

     霍峰手上的最大优势,就是那七十万的兵马和对他忠心耿耿的部下,可是南楚国又岂是以兵马就可以拿下的?战争开始之后,他甚感谋士的稀缺。

    打仗,讲究的是兵马的实力,可要夺得天下,那就要实力和智谋并存,缺一不可。

     南楚国虽然已是腐烂到骨子里,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更别说那些与沪安卫和御亲卫利益交错的势力,也不可能让他们轻易就攻入京城。

     霍峰知道,越往后会越艰难,但是,他没有后路了,要么攻入京城,要么身败名裂不得善终。

     不过就如他对唐年说的那样,霍峰相信皇上的那旨诏书所写是假的。

    他的儿子不仅不在皇上的手里,而且还很安全。

     没来由的,每当霍峰想起伊重人那双冷厉却总带着嘲讽的眼睛,他就坚信那人会保护好他的儿子,虽然那天两人交手时那人矢口否认。

     偶尔疲惫休息之时,霍峰总是会想起伊重人,想起他那张妖人般的妆容,还有他那双不知藏了多少心思的眼睛。

     为何要救他?为何长子会在伊重人的手里?为何要一路送他回玉城关?既然他和张忠之流不是一路人,为何又要沾染那么多忠臣的血? 无数个「为何」时常在霍峰疲惫的时候涌入他的脑中。

    他从未如此为哪个人这般的「牵肠挂肚」,哪怕是已故的两位夫人,霍峰都没如此「思念」过。

     对一个自己曾厌恶至极的阉人念念不忘,霍峰的恼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