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凭空出现的金花生

关灯
的时候,她一般都是这个点睡觉的。

     次日起来,林夕第一时间看了眼手机,没有什么特别重要的信息,她照例煮鸡蛋刷牙洗漱,之后拿着煮好的鸡蛋出门。

     今天是个大晴天,才六点半,太阳虽然没出来,但天边的云彩已经被染成了粉色。

     跟昨天差不多同样的时间到达建材城,她没换工服,等听完店长讲话后,她拿上客户家的资料,给测量工人约了时间,再给客户打了个电话,便匆匆往通州区走。

     广阳区跟通州区之间距离不短,她没有坐公交车,而是选择了坐地铁,辗转两个多小时才到地方。

    测量师傅比她到得还晚一些,两人在小区门口相遇,林夕给客户打电话,不一会儿,他们就到了客户的家里。

     忙碌了两个多小时工作才算结束,此时已经是中午。

    告别客户,跟安装师傅分别,林夕打开地图搜索去黄家堡村的路线,发现离得并不远,只有两站路的距离。

     作为一个身负巨债,日常把省钱放在第一位的打工人来说,林夕在街边扫了一辆蓝色共享电动车。

    正好去黄家堡村的路边有个典当行,她把车子停在典当行门口,走了进去。

     这是林夕第一次来典当行,这典当行跟银行似的,工作人员都在柜台后面,而柜台上,用玻璃做了隔断。

     也没有招待客人的服务人员,她走到一个窗口面前,拿出徐欢欢预付的那五颗金花生。

     “您好,麻烦您帮忙看看这几颗花生的质量,以及能典当多少钱。

    ”五颗花生做得十分精致,毕竟徐欢欢嫁的人家底蕴丰厚,金花生打得跟真实的花生没有多大的区别。

    拿在手里,很有重量。

     但典当行的工作人员是见过大世面的,并没有为金花生的精致做工而感到多么的惊艳。

    他把金花生拿在手里看了一会儿后,他道:“麻烦您稍等一下,我这边去给您做个检测。

    ” “好的。

    ” 典当行的外部区域也跟银行一样,有茶几有沙发,林夕坐在沙发上,拿起手机刷手机。

    从早上开始,徐欢欢给她发了不少信息,很多都是一些没有什么用的问候。

     林夕刚才在忙,抽空回了一些,现在正好有时间,在跟她讲了自己已经在去黄家堡的路上后,徐欢欢反而沉寂了下来。

     前后的鲜明对比,让林夕清楚地感觉到她的期待忐忑与焦灼。

     林夕等了五分钟,工作人员叫她,她走到窗口前,工作人员道:“女士,这是24K金,纯度很高,请问您有出售的意愿吗?” 林夕昨晚上在网络上搜索过金子,在黄金界,以K做单位,24K已经是千足金、万足金了。

     “什么价格?”林夕缺钱,黄金留在手里,没有卖出去换钱实在。

    并且她的出租屋并不安全,这些金花生在她手里,多留一分钟,她都要提心吊胆。

     “今天的金价390一克,回收价是360,您的这些金花生一共是50克,一共是18000元,请问您愿意卖吗?” “卖。

    ”林夕斩钉截铁。

     十分钟后,她从典当行出来,手里的手机被她捏得死紧。

    就在三分钟前,她的微信余额多了整整一万八! 一万八是什么概念?在淡季,这是她两个月的工资!她能够给她奶奶约两个月的放疗。

     林夕看着头顶的大太阳,只觉得兴奋极了,她到小蓝车面前,重新扫码解锁,在去黄家堡的路上,她把车子骑出了风火轮的架势。

     一万八呀,完成徐欢欢的委托任务后,她能进账十八万。

     十八万是什么概念?当初她爷爷生病借的那些亲戚的钱,可以还一大部分了,她奶奶的药,可以换贵一点的了。

     她紧绷了两年的神经,终于可以放松一点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