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关灯
    专业学习之外,就变成南杨和桑离的朝夕相处。

     桑离第一次随南杨去参观师范大学男生寝室的时候,走在路上,回头率就已经高达150%——之所以有零头,是因为每两个男生里,还有一个会回头看两次。

     桑离没有觉得哪里奇怪,反正在朝华已经习惯了各种指指点点,师范大学里这种明显带有欣赏的目光对桑离来说简直就是太普通、太温暖了。

    她乐得腻在南杨身边,抓着他的胳膊,一路上叽叽喳喳:“哥,那个雕塑是什么意思;哥,那个姐姐吃的是什么;哥,怎么放假学校里还有这么多人啊,我看艺术学院里面都快没人了;哥……” 那一声声的“哥”,叫得南杨心里甜滋滋的。

    尤其是当熟识的同学朋友在看见桑离后都一定要好奇地过来打个招呼的时候,他一边欣赏着别人*的眼神一边很自豪地介绍“这是我妹妹”,内心的骄傲之情溢于言表。

     不过,现在想来,南杨犯过的最大的错误就在于在年少的时候他一直把桑离当自己的“妹妹”,所以当有一天,他突然发现这种亲情实际上也是一种爱情的时候,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

     那年暑假过后桑离没有回校,因为她已经正式以一个高三艺术考生的身份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

    朝华的课早就请了假,桑离还是住在郭蕴华家,日以继夜地学专业,再见缝插针地补习文化课。

    在这个过程中,南杨取代向宁成为了专职辅导老师,可是桑离不忍心耽误他复习考研的宝贵时间,便尽可能地自学。

    郭蕴华家也因为各式各样学生的来来往往而变得兵荒马乱,桑离闲暇的时候会主动帮郭蕴华做饭或者整理房间,郭蕴华也就越发喜欢这个机灵、懂事的女孩子。

     时间长了,桑离还真有些恍惚,觉得这里似乎就是自己家。

    而远在千里之外的那个小院子,是爸爸的,是常青的,是田淼的,却不是她自己的。

     这样恍惚的次数多了,某一天,她终于明白,原来,让自己如此努力想要考出去的原因居然是:她要走得远远的,永远不回去! 她被自己的这个念头吓了一跳。

     可是,这又是一个多么清晰而又不容忽视的事实:她必须要很努力,要考上大学,要做到最好,要成为凤毛麟角的那一个。

    只有这样,她才可以在音乐的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也只有到那个时候,她才可以远离那个对自己而言毫无眷恋可言,也压根没有温暖所系的家。

    到那时候,她只要靠自己,也可以生活得很好。

     就这样,十八岁,当很多同龄的女孩子还踌躇着,不知道将来要学什么、要走怎样的路的时候,桑离已经确定了需要自己为之奋斗一生的目标。

    她把这个目标看得那么重,重到成了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

    她不给自己妥协的借口,不给自己任何失败的余地,背水一战,她只有这一条路,不胜不归! 带着这样的信念,转年三月,桑离完成了在艺术学院的专业考试,回校攻读文化课。